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京別名南京,曾經的十三個南京在哪?地緣谷

“ 《遼史·地理志序》稱:“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北京)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

NO.120

大胡/文

南京!南京!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先后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在此建都,因此被稱為“六朝古都”,有著悠久的城市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南京,從字面意思上可以解釋為“南方的京城”,也同南京六朝古都的歷史相對應。

南京古城墻

但“南京”這個名稱,起初并不是一個與所在地區緊密聯系的專用地名,更多的是形容“南方的京城”的行政名稱。在中國歷史上,包括現在的南京在內,曾有十三個地方被稱為南京!

東漢南陽

南京之名,首次出現在東漢。

中國的古代王朝經常有設置陪都的現象,自西周興建東都洛邑(今洛陽)便開始形成正式的陪都制度,王莽篡漢之后,建立新朝,也在洛陽設置了東都。

在南北朝之前,中國長時期還是以西安——洛陽為軸線,將中原分為關東和關西兩大部分,因此只有東、西都,很少有過南、北京。

漢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建立東漢之后,延續了王莽的做法,在長安和洛陽分設東西二都,同時在南陽設置了南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南京”。為何要在南陽設置“南京”,這還要從劉秀的身世說起。

劉秀出身于南陽,是漢景帝長子長沙定王一脈,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公元22年,劉秀、劉演兄弟在宛城起兵反新,南陽的豪強大族迅速響應。

劉秀

南陽大族李通與劉秀一同在宛城起兵反事;新野鄧晨率賓客馳援劉秀兄弟二人,妻子及三個女兒被殺,祖墳被焚毀,依舊面不改色,追隨劉秀無怨無悔。

劉秀正是靠著南陽諸將的支持,翦滅群雄,統一全國。在統一戰爭中,南陽諸將,兩人命喪軍中,數人屢負重傷。東漢歷史上著名的“云臺二十八將”中,出生于南陽的就有十三位。

正是因為南陽的世家大族對劉秀的鼎力支持,劉秀才得以推翻新莽,恢復漢室。因此,南陽被視為東漢帝鄉、南都,成為東漢時期重要的政治中心。

南陽

曹魏許昌

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從長安出逃至洛陽,并下詔勤王,曹操在荀彧的建議下,將漢獻帝從洛陽迎回許縣,攜天子以令諸侯。曹操以許縣為政治中心,并鄴城為軍事中心,逐漸統一整個北方。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正式建立曹魏政權,定都洛陽。

漢獻帝禪位

曹丕除了洛陽外,還設置了其他四都,統稱“五都制”(《三國志》裴松之引注《魏略》:“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

首都洛陽:東漢都城

西京長安:西漢都城

南京許昌:曹魏起家之地,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于許,魏基昌于許”,改許縣為“許昌縣”。

霸都鄴城:北方軍事重鎮(安陽北)。東漢末年,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進占鄴城,曹氏父子在此經營了16年。

帝鄉譙郡:曹操、曹魏名將夏侯惇、夏侯淵、許褚、曹仁等的故里。黃初三年(222年),詔以譙城為陪都。

后趙洛陽

西晉滅亡之后,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國的紛爭時代。

公元327年,石勒攻克洛陽,滅漢趙,幾乎統一整個北方,并于330在襄國(今邢臺)正式稱帝。石勒稱帝后,除了京城襄國之外,在長安設西京、在洛陽設南都,以宣示后趙政權承襲漢魏晉的正統性,同時也加強關中、河洛的控制。

代國平城

代國是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由鮮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的政權,是后世南北朝中魏朝的前身。

曹魏甘露三年(258年),拓跋力微遷居于盛樂,召集鮮卑族人,逐漸在盛樂形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310年,晉懷帝封拓跋猗盧為大單于、代公。315年,晉愍帝進封拓跋猗盧為代王。

咸康四年(338年),拓跋什翼犍上位之后,開啟了一系列改革,將鮮卑部落由松散聯盟轉化成一個民族國家,以盛樂城(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為北都,以平城(山西省大同市)為南都。而南都平城,便成為日后鮮卑人崛起的根基。

胡夏長安

胡夏是十六國時期最后一個政權,由南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起初以統萬城(陜西省橫山縣白城子村)為都。

公元417年,東晉在淝水之戰大敗前秦后,一路北上最終攻破前秦都城長安。得勝的東晉還軍江南之時,赫連勃勃趁機在公元418年,奪取了關中地區。赫連勃勃在占領長安這座中原大城之后,將長安定為南都,留下太子留守,自己則班師回到統萬城。

唐代成都

成都被譽為“天府之國”,在唐朝成都就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大城市,當時社會上便流傳著“揚一益二”的說法。但成都被稱為“南京”并不是因為他的繁華,而是源自一場禍亂。

成都

天寶十四年(755年),領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聚集手下私兵及外族勢力共15萬大軍,以“楊國忠禍國殃民”為由,挑起反叛戰爭,企圖顛覆李唐王朝,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

安祿山

756年六月,安祿山攻破長安門戶潼關,唐玄宗逃至馬嵬坡后,禁軍統領陳玄禮密謀太子李享,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并迫使玄宗賜死楊貴妃。馬嵬坡兵變后,西逃的長安朝廷分裂,唐玄宗向西南進入四川,太子李享攜眾人北上。

七月,李享即皇帝位于靈武城南門樓,是為肅宗,改元至德,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同時于至德二年(757年)趁勢將玄宗駐蹕的成都,升格為“南京”。

不過隨著長安的收復,上元元年(760年),太上皇唐玄宗返回長安,成都的“南京”之名也隨即取消。

《新唐書》載:成都府蜀郡,赤。至德二載曰南京,為府,上元元年罷京。

唐代江陵

安史之亂期間,由于中原受到戰亂破壞,大量的百姓南遷至現在的湖北、湖南地區,使這一地區人口倍增,為方便管理快速膨脹的人口,唐肅宗決定在荊州設置節度使,統一管理。

荊州

“中原多故,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唐肅宗至德二年,“置荊南節度,亦曰荊澧節度,領荊、郎、郢(yǐng)、復、夔(kuí)、峽、忠、萬、歸十州”。

唐肅宗上元元年,“以荊州為南都,州曰江陵府”,“二年罷都,是年又號南都,尋又罷都。”

南唐南昌

南唐是五代十國中的南方一國,于公元937年建立,定都金陵(今南京)。南唐先后滅亡了盤踞在福建的閩國、和盤踞在湖南的楚國,控制了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湖南等地區,達到鼎盛,甚至有望統一整個南方,但隨著五代之一的后周興起后,南唐逐漸退縮衰微。

后周顯德二年(955年),后周發兵南下,連敗南唐主力。

顯德三年,來遠鎮一戰中,南唐大敗。《資治通鑒》載“伏尸三十里,收軍資器械三十余萬。”

顯德四年,后周攻陷楚州,南唐防御使張彥卿“與軍十萬戰而沒,無一生還者”。

顯德五年,周軍又占南唐江淮之間的揚、楚等14州。

在后周的持續打擊下,唐元宗李璟自知不敵,遣使求和,同時準備遷都洪州(今南昌)。李璟:“建康與敵隔境,江又在下流……今吾移都豫章,據其上流,而制其根本,上策也。”

南唐交泰二年(959年)十一月建洪州為南都。但是,李璟遷都洪州之后,文武百官并不領情,更引來群臣諸多抱怨。“城邑迫隘,官府營麻,十不容一二,力役雖繁,無所施巧,群臣日夜思歸”

洪州僅僅做了南唐四個月的都城便隨著李璟的病逝而結束。

北宋應天

北宋的都城為東京汴梁,除了東京之外,還有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其中南京應天府指的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趙匡胤在后周時期,曾任歸德軍節度使,治所便在宋州(今河南商丘),稱帝后趙匡胤便取宋州之名,定國號“宋”,宋州也因此被趙家視為大宋的發祥地。

陳橋兵變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因宋州乃帝業擎基之地,升宋州為應天府。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五月,造圣像迎奉之事。七年正月“次應天府。天書升輦,有云五色如花木。”次日,應天府為南京。

早在宋真宗咸平四年的時候,就有官員上書,升宋州為南京。“祥符之際,觀紫氣于邙山;辨白水于南陽,于是建南京”。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泰山封禪,在宋州駐留,正式升宋州為南京。

遼代遼陽、幽州

遼代是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機,于916年建立的游牧民族政權,并設置五京。《遼史·地理志序》稱:“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圣中城中京,興宗升云州為西京,于是五京備焉。”

耶律阿保機

其中,遼代的南京初設在東平郡(今遼寧遼陽),遼太宗耶律德光為了控制和消弱東丹王耶律倍,于天顯三年把原渤海國人南遷至東平,并升東平為南京。

天顯十三年,后晉石敬瑭獻幽云十六州,以求遼人庇佑。于是遼太宗“升幽州為南京,南京為東京”。此后,遼代的南京和東京也確定了下來。

金代開封、遼陽

金滅遼以后,繼承了遼代五京制,在其統治初期分別設置了上京會寧府、北京臨潢府、南京遼陽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大體上與遼五京相同,但卻以遼東京遼陽府為金初南京,這是因為金初首都上京會寧府在黑龍江的阿城地區,位于現在遼寧省遼陽市的遼陽府正好處于上京會寧府的南方,金朝因此便把遼東京改為了自己的南京。

金朝建立者完顏阿骨打

金海陵王完顏亮在公元1153年遷都燕京,把金朝的統治中心遷移到關內來,金朝五京也便相應發生了變化。金中后期五京分別變成了:中都大興府、東京遼陽府、北京大定府、南京開封府、西京大同府。

明代應天

元朝沿用宋朝了路府制度,改南宋建康府為集慶府,設集慶路。1356年,朱元璋占領集慶府后,改集慶府為應天府(北宋南京應天府),并于1368年,在此稱帝,建立大明。

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后,于公元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同時保留原來的應天府和直隸中書,稱“南京應天府”和“南直隸”。從此,“南京”二字方才正式落戶南京地區。

清代明后,改南京應天府為江寧府,以江寧作為官方稱謂,直到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在南京成立國民臨時政府,并改江寧為南京,從此沿用至今。

陪都現象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同時又是國外歷史上少有的特殊現象。古代帝王們設置多個都城,具有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獨特原因。

其一,中國古代王朝普遍地域廣闊,農耕發達,人口眾多,設立多個京城有利于加強域內各地的控制與管理。

其二,中國古代除了中原的農耕文明和漢族外,游牧文明和少數民族同樣是中國歷史的重要部分。民族情況復雜,經濟形態多樣,使得統治者建立多個都城專門管理。

其三,特殊的政治因素也是影響陪都設置的重要原因。如同曹魏的許昌、北宋的宋州、明朝的南京、清朝的盛京,都是帝業發源之地。

總之,陪都是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一種具有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種意義的歷史現象。地緣谷

參考資料

東漢南陽的歷史地位 . 張保同

唐五代時期的江陵城 . 張躍飛

北宋南京應天府研究 . 張景素

遼朝的五京 . 肖愛民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歷代十大城市
南京的眾多馬甲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大家來韶韶。。|新聞報料投訴
歷史上的遷都 遷都的歷史
江蘇一縣,因山得名縣名中卻無“山”,為江蘇最古老的縣之一
應天府(明朝京師)
中國歷史朝代及皇帝簡介_冰可樂立體看世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固镇县| 出国| 若尔盖县| 灵宝市| 永城市| 潼南县| 井冈山市| 泰和县| 宣化县| 武山县| 多伦县| 塔城市| 平远县| 泗阳县| 阿坝| 资兴市| 逊克县| 贺兰县| 萍乡市| 康保县| 江阴市| 绥德县| 珲春市| 巩留县| 吉林省| 工布江达县| 海南省| 陆河县| 黎平县| 女性| 涞源县| 桂东县| 辰溪县| 葵青区| 宁安市| 高要市| 壶关县| 郧西县| 乌什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