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昨天的抖音新號月漲粉30萬+的經驗分享:
三、驗證競品分析方法論
當我們拆解完競品視頻的特點后,下一步就要驗證我們的分析是否正確。如果驗證OK,就大規模快速創作,如果驗證效果不理想,就需要繼續尋找新方法。這個階段本質上就是模仿的階段。
第一步,為減少變量,建議先做競品爆款視頻的同類選題。
如果一開始就做自己的創新性選題,視頻數據不好,我們不太好判斷是選題的問題還是視頻形式的問題。最開始的幾個視頻,要無限逼近競品的拍攝形式、演員狀態、選題和結構方式。 一般9個視頻左右,就能看出來數據是否OK了。
比如,藍小白做了一個“老板不給加班費怎么辦的視頻”,那我們按藍小白的拍攝形式及腳本結構,重新寫一個新腳本,看看是否會受到用戶喜愛。
第二步,方法驗證成功后,開始大膽創作新選題,拍攝形式和演員結構等。
如果方法論驗證OK,下一步就是完全拋開競品的選題,去做自己的內容了。選題 ,是決定賬號差距的決定性因素。
抖音的推薦是基于興趣的推薦,機器會先將你的視頻推薦給一部分用戶(冷啟動),然后根據用戶反饋,判斷是否續推給更多的用戶。用戶反饋的數據有很多維度,具體包括點贊率/互動率/完播率等等。
那么,如何提高點贊率/互動率/完播率等數據呢?這些在我們創推學苑「抖音錫類課程」 中都有詳細的講解。長按上圖識別二維碼即可查看。除了這些,選題和腳本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1.要做好選題,必須了解抖音的用戶群體。
抖音的用戶年輕,不喜歡古板的枯燥的東西,習慣了短視頻,如果視頻前3秒無法打動他們,他們可能就流失了。
抖音的用戶跟其他平臺用戶當然也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同樣有生活和職場中的種種困惑,也會迷茫和糾結。
2.了解了抖音用戶是一群什么人,再做選題就不會跑得太遠。
一方面,同類賬號做過的爆款選題,仍然是我們的寶庫。這類選題已經經過了數據檢驗,如果你能有新的想法或者闡述角度,仍然值得做。
比如,之前有個爆款視頻選題“要不要打聽同事工資”,創作者認為不能打聽,但我們認為這其實是被公司洗腦的體現,這款選題我們也嘗試了下,獲得了10萬+點贊。
另一方面,同領域的公眾號/知乎/微博熱門話題,仍然是用戶關注的痛點內容。
比如,要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工作?怎樣跟領導提加薪?這些困擾每一代人的職場難題,也一定是這個階段年輕人的焦點選題。
四、推陳出新
當你學會了前面幾步,不斷嘗試并堅持做下去,通常一個月后,你已經是一個超過30萬精準粉絲的賬號了。
但是你可能并不滿足,想比競品們做得更好。這時候,必須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才能真正脫穎而出。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賬號一直學習「智哥大叔」,他有多大可能比智哥大叔做得更好呢?
這就像市場上有了“爸爸去哪兒”,你做“媽媽是超人”,很難超越前者。你可能得去做”中國有嘻哈“,才更可能超越前者。
當然,具體到賬號的創新,未必有上面的案例中那么巨大。也許小小的創新,就會讓抖音的用戶眼前一亮。
比如,很多醫生在抖音做科普,都是對著鏡頭前的提詞器念干貨,但最近有個敲著木魚的醫生入駐,就讓我覺得眼前一亮。
推陳出現的前提,其實還是對用戶的了解。當你足夠了解你的用戶,你知道他們想要什么,也就更有可能擊中他們的痛點了。
了解用戶,一定不是只看同類的視頻,雖然我們是運營知識類視頻,但是我們每天都會刷推薦頻道,看抖音用戶最喜歡的高贊娛樂/搞笑視頻等,都是哪些形式和選題。
好了從零開始學習和運營抖音的方法論總論就在這里了。其實,快速熟悉一個新領域的方法往往都是相通的。
找對標——拆解對標的優點——形成自己地方法論——驗證方法論——推陳出新,超越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