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不斷轉變,經濟結構持續得到優化,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前進方向。東部地區臨海靠東,既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天然的優良港口,同時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多年來,以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等為代表的東部沿海省份,經濟保持了迅猛發展態勢,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發展質量在我國均處于領先水平。隨著“十四五”的全面開啟,我國東部地區將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始終勇立潮頭,引領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杭州
浙江省,位于我國華東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周邊與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和上海市接壤,總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浙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擁有2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形成了杭州、寧波、溫州、嘉興、臺州、舟山等多個沿海城市,每年夏季也是受臺風影響較大的地區。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傾斜,地貌較為復雜,包括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島嶼等,錢塘江、甌江等八大水系穿境而過,形成了生態環境秀麗和“江南水鄉”兼具的獨特韻味。
浙江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擁有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省會杭州更是被贊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多達10個。
烏鎮
浙江雖然總面積不大,但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浙江常住人口已經超過6000萬,達到了6457萬,成為我國人口凈流入大省。大量外來人口涌入的背后,是浙江雄厚的產業實力和發達的經濟實力。
2020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613億元,人均GDP100067元,總量位居全國第4位,人均第6位。2021年預計浙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3516億元,名義增速高達13.78%,增量接近9000億元。
近年來,浙江經濟一直保持了較快增長,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發達的工業和服務業以及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國家明確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使得浙江能夠圍繞共同富裕在全國先行先試,率先探索。未來浙江必將在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方面領先全國,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驗田。
寧波
根據浙江“十四五”規劃以及各市發展規劃,未來5—15年浙江將優化地級城市體系,建設1個超大城市、1個特大城市、7個大城市和2個中等城市。通過以超、特大城市為核心龍頭,大城市為引領,中小城市為支撐,形成協調均衡的城鎮發展體系。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圍吧!
根據浙江“十四五”規劃,唱好杭州、寧波“雙城記”,支持杭州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杭州市作為浙江省會城市,將發揮省會優勢和數字金融產業優勢,以創新驅動發展。
杭州目前常住人口1194萬,是浙江唯一一個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06億元,人均GDP134891元,總量和人均在全省處于領先位次。
根據我國前不久公布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名單,杭州以主城區874萬的常住人口,順利入圍特大城市(城區人口500萬—1000萬)行列。根據規劃和經濟發展實際,未來杭州的目標是建設成為“超大城市”。
寧波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沿海地區,是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同時也是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市常住人口940萬,為全省第三人口大市,2020年實現GDP總量為12408.7億元,人均GDP132007元。
寧波在我國計劃單列城市,乃至全國城市之中,無論是產業實力,還是科技創新實力都非常強。雖然目前寧波主城區常住人口暫未達到特大城市,但已經距離特大城市非常接近。根據規劃將支持寧波市與舟山共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打造成為特大城市。
溫州
根據全省發展規劃以及各市發展實際,未來將支持溫州、紹興、嘉興、湖州、金華、臺州、衢州等7個城市建設成為大城市(主城區人口100萬—500萬)。根據全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鑒,目前在這7個地級城市之中,已經有溫州、紹興、臺州主城區(建成區)人口超過了100萬。此外,嘉興、湖州、金華3市為中等城市(主城區50萬—100萬),衢州為I型小城市,城區人口接近50萬。
紹興
舟山和麗水兩個城市,一個位于浙江東北沿海地區,屬于位于浙江中南部,都屬于人口小市。根據統計年鑒數據顯示,目前舟山雖然海洋產業較為發達,人均經濟發展質量較高,但人口腹地過小,屬于中等城市,未來只能與寧波聯合打造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舟山
此外,麗水多山地丘陵,區位和交通并不是非常突出,城市發展也相對靠后,屬于I型小城市,不過房價卻相當高。未來這2個城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仍然屬于中等城市規模。隨著浙江推動均衡化發展,舟山和麗水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