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總共有過將近四百位皇帝,是真正的皇帝,而非“王”,在這么多皇帝中,其實很少人能活到七老八十,但在清朝有這么一位皇帝,不但長壽,執政時間也是歷史上最長的,他便是康熙皇帝,是有名的長壽老人,還自稱“十全老人”。
但人力總有窮盡之時,所以才有那句“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話。在公元1722年某天,康熙帝因病去世于暢春園,結束了長達六十年的統治生涯。康熙之所以出名,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康熙盛世,但也有他好名聲的原因,對名聲很看重。康熙生前對這些維護得很好,但在晚年,或者說去世后便出事了,他的兒子們來了一場,九龍奪嫡。
這也讓康熙光輝的事跡,留下了墨點。這場九龍奪嫡也很讓人驚奇,本來有資格爭奪皇位的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中,胤禛呼聲并非最高的,支持他的人也少,卻因為穩健熬出頭了,奪得皇位。
胤禛雖得到皇位,但剛開始并不順利,從前也沒有什么耀眼的政績,因此名聲默默無聞,惹來大臣們的非議。但是如果真沒有人支持,他會坐上皇位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胤禛也就是雍正帝,也是有忠心于他的大臣,其中最主要的分別是: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李衛。他們不但在奪嫡上擁護,在雍正的執政生涯中,尤其推行新政出力甚多,說到這里,他們四人的結局不得不提。
年羹堯是出身很普通的讀書人,但能力很強,很快就升至內閣學士,并且還能文能武,因此得雍正賞識,讓其帶兵平叛,后來還屢建奇功。因此年羹堯前半生,都是一直平步青云,雍正非常的信任他。年羹堯不但在西部的一切問題上大權獨攬,還能奉命直接參與朝政,并有權向雍正直接上報,對其恩寵也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
但是人有時候就這樣,“不作死就不會死”,雍正并沒有因為功高震主而去猜忌他,年羹堯卻因為恩寵而做了,許多超過本分的事情,導致雍正最終削其官爵,將年羹堯賜死。
隆科多,是純正的滿人官員,屬于滿洲鑲黃旗。同時也是皇親國戚,姐姐是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是雍正的小舅子,在看康熙年間就是朝堂中的重臣,也是康熙奪位的主力,按理說勞苦功高,本可以榮華富貴一生。但是雍正雖沒有過人的才華,但是非常勤政,能接受新事物去改革,并且對貪莊枉法幾乎不可容忍。
而隆科多該犯的不該犯的罪,都去做并且有恃無恐,雍正一怒之下將他監禁起來。雖念及舊情,沒有殺他,但是不知為何,一年后就突然死于禁所,除此之外再無記載。
田文鏡,是歷史上出名的好官,官至內閣侍讀學士,雖然沒有前面兩位這么厲害,但此人更適合做父母官,因此推行新政后,不辭勞苦七旬高齡,還帶病奔波于河南各地,造福了多方水土百姓。然而也許是太累了,才向雍正辭官就病逝。
而李衛是富家子弟,是捐官出身,但棄商從官后,開始了大展宏圖的一生,從五品員外郎,一路官至朝廷一品要員。李衛雖人生得意,卻也深知君心,懂得伴君如伴虎,從不做出格的事情,所以才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