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總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圍著他轉,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他才能完美,他就是那個永遠的不可或缺。
殊不知,地球上缺少誰都照樣轉,他們以為自己很重要,其實在別人心中不過只是幼稚可笑。
生活中,太拿自己當回事的人,總會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用沉重的代價來交學費。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
“老把自己當回事,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就會忽視關系的本質,最終離倒霉就不遠了。”
真正聰明的人,始終會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自知之明,懂得自己的渺小。
因為他們明白,只有不高估自己,那么才能夠讓自己不被蒙蔽,從而處理問題會更理智,更通透,將自己的路走的更遠。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有這么一段劇情。
顧佳通過太太圈,接收了一個茶廠。
因為她感覺,自己為太太圈的人做了很多事情,而且太太圈中的人對她也挺熱情,她已經成為了圈中很重要的一員。
所以在接收茶廠的時候并沒有實地考察。
可是結果卻是,茶廠不僅有財務糾紛,而且還處于虧損狀態,換句話說就是,這個茶廠根本是一個燙手山芋。
也就是那一刻,顧佳才真正明白,哪里是什么好心轉讓,太太圈的那些人不過只是做了個局,就是為了讓她上鉤。
對于這個太太圈來說,她從來沒有這么重要,或者說她就是一個外人而已。
羅素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和別人、即使是與自己最親近的人的一切交往中,也應該認識到他們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觸及的是他們的自我,而不是從你的角度、從觸及你的自我來看待生活。”
也許,我們總會習慣上感覺,自己在別人心中很重要,因此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我們會毫無防備。
可是,世上最看不清的是人心,最復雜的是人性。
太拿自己當回事,過高的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得到的終歸會是失望。
有這么一個段子:
“我在公司上班從來不敢請假,不是因為我愛崗敬業,而是我怕我請假之后,老板會發現,公司有我沒我一樣!”
雖然段子很諷刺,但卻很真實。
世界上沒有誰是不可缺少的。
當你太拿自己當回事,很有可能的是,你不會變的在別人心中更重要,而是你會因為你的狂傲付出代價。
網上看過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總是感覺自己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所以變的目中無人,不僅工作有不順心就撂挑子,在背后說領導沒能力,甚至公開和領導唱反調。
在他看來,有本事的人就應該這樣有個性,并且自己有高調的資本。
可是后來,他卻被公司開除了。
當他離開之后,公司并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運營不下去,反而他一離開就有人頂替了他的位置。
企業家溫世仁寫過這樣一句話:
“星星為什么看起來如此渺小,是因為它把自己放得太高。”
一個人如果太把自己當回事,就會變得傲慢,驕橫,不把別人放在眼里。
可是,事實上,你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你的傲慢,最終只會讓你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自食其果。
做人還是要低調一點為好。
因為,高調換不來尊重和重視,只有當你能夠盡心的做好你該做的事情,那么你才能夠將被人看到。
有句話說:
“你除了對你自己是特別重要的,對于其他任何人都不是多么重要。”
誠然,這個世界上沒有誰離不開誰,也沒有誰有義務把你放在重要的位置。
只有當你不把自己當回事,那么你才能夠更清醒的認識人與人的關系,才能夠更清醒的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定位,從而不會因為盲目而讓自己陷入困境。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
“你我不過是塵世間的一粒微塵,沒有什么與眾不同。”
余生,愿你不要太高估自己,從而讓自己更清醒,更理智的去過好自己的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