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輔
《針灸穴名解》:
圖片截取自|3Dbody
圖片截取自|3Dbody
圖來源于經絡穴位查詢小助手小程序
圖來源于大家中醫app
圖來源于大家中醫app
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之經穴
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浮腫,筋攣。百節酸痛,實無所知。諸節盡痛,痛無常處。腋下腫痿,喉痹,馬刀夾癭,膝胻酸,風痹不仁,厥逆,口苦太息,心脅痛,面塵,頭角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汗出振寒,瘧,胸中、脅、肋、髀、膝外至絕骨外踝前痛,善潔面青。
標準定位
《針灸大成》
坐位或仰臥位。取一標有四等分線的彈性皮筋,將皮筋的兩端分別與外踝尖及腘橫線對齊拉緊,在下1/4與上3/4交點,腓骨前緣稍前方處,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圖來源于大家中醫app
《腧穴學》楊甲三等主編
陽輔(經穴)
【別名】分肉(《大成》)。
【位置】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甲乙》)
【取法】在外踝尖上4寸,微向前,當腓骨前緣取穴。
【局部解剖】同光明穴。
【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脅、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
【配伍舉例】《千金方》陽輔、陽交、陽陵泉,主髀樞膝骨痹不仁。
《大成》腋下腫:陽輔、丘墟、足臨泣;腋腫馬刀瘍:陽輔、太沖。
【刺灸法】直刺0.5?0.8寸。
足少陽膽經循行視頻
視頻錄自于|3D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