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適婚年紀就去結婚!三個理由,最后一個大家很少講但也很重要
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年代,年輕人都喊著婚姻大事自己做主,到了適婚年齡拖著不找對象、不結婚的大有人在。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苦口婆心,七大姑八大姨也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四處為子侄們牽線搭橋。結果,長輩們的一片苦心,被不少年輕人解讀成了結婚就是脫單不要成剩男剩女,結婚就是為了給父母和自己一個交代,同時讓父母省心。其實,結婚除了完成父母的心愿,結束單身組成一個家庭讓自己的人生更完整外,還有一個意義非比尋常的理由,卻很少被人們拿出來作為勸年輕人早點結婚的理由。你知道嗎?羅振宇年輕的時候也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30歲前的他也很抗拒結婚,直到他和一個大病初愈且很有錢的老先生一段對話后,他改變了對婚姻的態度,甚至開始鼓勵大家到了結婚年齡,盡早結婚。
老先生說:“ 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以為結婚就意味著爭爭吵吵嗎?還是什么條件、財富嗎?你看我現在這個身體,什么都不意味著。婚姻,就為了我半夜三點醒來的時候,我口渴,我的傷口疼了,我只需要捅捅旁邊,老太太就知道,我這個時候要喝水。就這一口水,你說多貴?如果沒有幾十年經營出來的婚姻,這個時候,我上哪兒要這口昂貴的水?”是的,就這么一段對話,羅振宇很快結了婚,而且婚后兩個人的感情也非常好。羅振宇說: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不結婚就是誤了農時,該播種的時候不播種,該除草的時候不除草,到了秋收的時候,哪里會憑空而來的碩果累累呢?人在最好的結婚年紀不結婚,等我們自己都老了我們還能依靠父母嗎?忍心一直叨擾孩子嗎?更何況久病床前無孝子,唯一能不離不棄的,就是那個經營了幾十年感情的枕邊人。這就是為什么越早經營自己的婚姻越好的第三個理由,也是人們很少講的一個理由。從人的整個一生來看,老年幸不幸福,其實也就決定著我們一生的幸福程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