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老人,全身癱瘓兒子將他送到養老院,交了30000后,6年沒露過面,欠了養老院80200元,兒媳婦說:“我們其實是孝子賢孫,就是家里發生了一些變故。”
64歲的李奶奶,育有一兒一女,年輕時候的她,在村里當婦女主任,丈夫也是某機關單位的領導,他們家蓋了一棟氣派的三層樓房,在當地有頭有臉。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李奶奶的晚年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實在是讓人唏噓。
李奶奶的老伴去世之后,孝順的兒媳婦主動將婆婆接來跟他們一起住,最開始,李奶奶過得還挺舒心,后來,她中風癱瘓。身邊離不開人,于是,兒媳婦專門找了個保姆照顧婆婆,保姆24小時照顧一個癱瘓的老人也很累,但是請兩個人又多了,一個人又少了。
后來,他們聽別人說市里有一家民營的養老院挺好的,對老人照顧得貼心。
夫妻倆人一商量,那還不如將母親送到那里去。
這天,64歲的母親被兒子阿果送到了養老院,當時,院長見老人全身癱瘓,并不想收留,希望他還是留在家里自己照顧,阿果說每月可以比別人多幾百元錢,他無所謂的,只要他們能把母親照顧好,錢的事好商量 。
為了表示誠意,他一次性付了3萬元。
院長也不好再拒絕,李奶奶住進來之后,兒媳婦來過幾次,女兒來了3次,兒子一次沒來過。
李奶奶到了養老院的第2年,她又患上了老年癡呆,很多事情想不起來了,連她自己叫什么,有幾個子女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她的錢已經花光了,院長給子女打電話,兒媳婦小梅態度挺好,說自己暫時沒有錢,等籌到了會馬上送過來,現在他們人在外地。
小梅說話很誠懇,院長也不好再說什么。
后來,再打小梅的電話顯示關機,他們一家人都聯系不上了,院長實在不忍心將老人趕走,即便是李奶奶欠費了,還是讓她一直住在那里,6年后,李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差,累計起來已經欠了80200元。
子女再不出現,若是老人死在醫院,到時就說不清楚了。
院長實在沒辦法,只能將李奶奶和她的子女起訴到法院,希望他們付清欠款,再將老人接回去自己照顧。
法院的人也聯系不上三個子女,只能親自上門去找,走訪附近的鄰居得知,阿果已經有幾年沒回過家,究竟去了哪里,大家都不知道。
經過多番打聽,總算是聯系上了李奶奶的外孫,他說當年我外公去世的時候,有12萬的撫恤金,我母親希望和舅舅平分,將來一起贍養母親,我舅舅一分錢都不愿意給我媽媽,說以后由他一個人贍養老人。
所以,現在舅舅不見了,也不應該找到他們家,外婆并不是他們送到養老院。
因為是跟阿果簽得合同,所以即便是他起訴到法院,也只能是由阿果負責,但他們一家人遲遲聯系不上,最后只能是在報紙上登報公告,可是他們還是沒有露面。
小梅倒是打了幾個電話給院長,她還是像以前一樣,不停地表達自己的歉 意,感謝院長的好,這一次,她付了30000元,承諾剩下的錢會盡快付清。
可后來小梅還是遲遲沒有兌現,事后院長得知他們的三層樓房賣了60萬,有錢了為什么還不一次性付清呢? 院長一氣之下申請強制執行。
小梅得到消息,親自來到院長辦公室,說明了情況。
小梅究竟是有什么苦衷呢?
小梅說他們把婆婆送到養老院沒多久,她丈夫因為投資失敗,不僅賠光了之前賺的錢,還欠了200多萬,被人四處追債,阿果是一個愛面子又好強的人,一直沒辦法接受現實,急火攻心身體也垮了,他們是雪上加霜。
房子剛賣掉,還了一部分債,現在她只能拿出5000元出來,自己身上就只有1500元。
工作人員視頻確認阿果是不是在住院, 只見他虛弱地躺在床上,連話都說不出來,兒子在邊上照顧。 小梅拉住院長的手哽咽地說:“真是太感謝你了,幫忙照顧了我婆婆這么多年,以前我們也是孝子賢孫,要不是家里遭遇了這么大的變故,我是不會欠錢的,還請你原諒,剩下的錢我一定會還清,還希望你再給我一點時間。”
如今的小梅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婆婆接回去又該怎么辦呢?
讓人感動的是小梅的妹妹,主動提出將老人接到她家中去照顧,這些年,姐姐的不易她都看在眼里,她想幫姐姐減輕一點負擔。
善良的院長見李家確實經歷了這么多波折,她同意和解。
結語:
兒子遭遇變故,對母親的贍養問題力不從心,最后選擇了逃避,確實不對,可是她作為女兒,也有義務贍養母親。
小梅的妹妹和老人沒有血緣關系,她都愿意站出來照顧老人,和這位女兒比起來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他們老,孝順和遺產不能混為一談,那是兩碼事,而現在有些子女,總是以此為前提和條件,把孝順父母當成是交易,大錯特錯。
人間自有真情在,幸虧老人遇到了一家負責任有愛心的養老院,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這位妹妹的做法,讓人感動,希望李家能夠早點挺過去,熬過這段艱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