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珠寶大師們,他們用各自所長為我們塑造出最完美的珠寶世界。帶來了無數種經典設計、成就了一種藝術風格,他們的設計讓這些活靈活現的珠寶驚艷我們的眼球。
陳世英(Wallace Chan),國際珠寶設計雕刻大師。1987年開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Wallace Cut 雕刻法。1988年,他以反傳統的雕刻技法,首創“三維反射雕刻法”,奠定了雕刻大師的地位。世界上最美的是光,中國人心中最浪漫的故事是莊周夢蝶,國際珠寶雕刻大師陳世英,就是一個既善于運用光線,又極富有浪漫色彩的藝術家!
我不希望做別人已經做過的東西,只想做一些新的東西。”
Fredrich Becker是德國Düsseldorf高等學院教授,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榮譽博士。這老師傅絕對是理工男中的戰斗機,曾經航空工程師,后來覺得 “嗯,你珠寶整天閃來閃去也是個靜態的玩意兒,看多了也是審美疲勞”于是,就讓珠寶動起來了
他把所有可能用在首飾上的機械結構都搞了個遍!
1960年代末期,Friedrich Becker為德國Niessing珠寶公司開發出了一種新型鑲嵌方式,不要任何鑲釘與鑲爪亦不需要寶石托,只用兩點接觸就可以讓寶石“懸浮”于戒指上,毫無遮掩地展示寶石璀璨的光華。這種神奇的鑲嵌方式就是后來廣為人知的——張力鑲嵌。
日本手工藝大師榮Sakae用樹脂和金屬絲做出的簪子仿佛會呼吸,每每看到,總要放輕動作,怕破壞了這脆弱的極致美麗。
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大受好評,在國外也有眾多追捧者,其制作工藝之高超使作品精致得猶如一件手工藝藏品,每件作品價格不菲,可往往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看到這些發簪,也許你會忘記它背后的功用,沉寂于她的玲瓏之美。更多資訊歡迎登陸拍庫網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