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組合中所選公司,都是在其所處的行業中的“龍頭老大”,如果有老大,就不選擇老二,若老大與老二分不清楚時,我會根據情況做適量的配比。
一個企業已經做到全行業的老大,本身已經說明問題了,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掌握其產品的定價權,隨時可能發生由于產品提價帶來的盈利提升的意外收益。這樣的企業的命運多數已經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然我指的行業龍頭不光是指該企業的營業額、利潤總額等財務指標,而是結合其品牌形象、成長性等綜合分析作出的判斷。也可以簡單地認為,它們都是我認為該行業最好的公司(最能賺錢的公司)如:招商銀行,它并不是行業中賺錢最多的公司,但它的財務指標,如盈利能力、壞賬率等又是行業中最好的,若買銀行股,我會選擇招商銀行。
貴州茅臺、五糧液兩個公司各有長短,我分不清楚老大與老二,就會組合一些。若買牛奶類股,我也只會選擇伊利和蒙牛,若選擇中藥股,我會在云南白藥、同仁堂中去選。
當然,其產品在行業中有壟斷性的公司,我也會選擇。如馬應龍,其產品痔瘡膏在市場占有率40%以上;G千金,婦科千金片的市場占有率第一;G瑞貝卡,假發制品市場占有率第一。
為什么我要選擇行業中存在有老大的企業投資,因為只有行業中出現老大,才會有壟斷利潤,否則,行業仍處于激烈競爭階段。如目前的家電業,你根本無法確定誰是行業龍頭,這時這個行業一般也不會有較好的毛利率,那么它的盈利確定性也不會高。我不會選擇這樣的公司買入。
上周我去了四川省青城山玩,在當地農家樂一個人,吃住全包一個月,收費600元,這個價錢在歐洲也就只能吃上幾碗面。我在河南瑞貝卡公司了解的情況是該公司熟練工人的月工資也只有800元,便宜、低成本也就是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只要我有選擇地買入有明顯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并在未來幾年堅決地持有它,我的命運同這些龍頭企業的發展同步,相信會有好的收益。我的基本判斷是等中國的消費高了,工人工資也高了(達到和中國臺灣或者韓國的水平),那時,可能才是我賣出這些企業股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