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每月工資卡上有2000元閑款,一種理財方式是及時從活期轉存成1年定期,另一種是不管不問,以活期形式放置在銀行,本息總額差別如上你現在還像以以前一樣等自己錢攢到一個數目,比如一萬或者五萬,再到銀行去存一次定期嗎?如果是,那么意味著你正在浪費本該屬于你的銀行利息。
每天存50元,利息達到最大化
近日,網上一篇名為《“榨干”銀行利息》的文章引起了網民追捧,主要內容是如何存錢才能讓你的利息最大化。
只要是閑錢就要充分利用。以前大家一般都選擇一個月存幾百、幾千、幾萬,然后循環1年12單,3年36單,5年60單。但這也無形浪費了1個月或者半個月,甚至幾天的利息,所以該文章建議每天都存50元。1天50元,30天1500元,1年18000元。以后儲戶就不是每個月有錢,而是每天都有錢。如果選擇到期繼續存的,就可以把銀行“榨干”,1天利息都不放過。
顯然,這樣的存錢方式雖然會達到收益最大化,但是也犧牲了人力成本,特別麻煩,不太可行。但是仔細考慮一下,這確實給市民理財提供了另一個新思路。
每月閑錢轉定期,既靈活又有收益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勝利路的一家銀行,銀行工作人員給記者分析了及時將“活期”的閑錢變為“定期”的額外收益:現在銀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為3.5%,活期存款利率為0.5%。假設一個市民每個月工資里能有2000元的閑錢,發下來后放在工資卡里不管,那么這2000元一年以后的利息是10元。如果市民及時將其取出并存為一年的定期,那么一年后的利息就為 2000×3.5%,也就是70元,相比放在那里不管整整多出了60元。
而且,市民如果每個月發工資后及時存款,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靈活性很大,定期相當于“半活期”。到了第二年的時候,每個月市民都會有存款到期,這時候如果你需要,就可以提出來使用,如果不需要則可以將第二年當月工資的閑錢一塊存進去,繼續獲得更多的定期利息。
多數年輕人沒有轉存意識
記者了解到,現在辦理定期一卡通的主要是老年人和中年人,年輕人很少注重理財問題。
記者隨機調查了7位年輕人,結果發現,7個人當中竟無一人有理財習慣。有的是到月底工資已經花得差不多了,沒有余錢理財;還有的雖然會有一定的余錢,但直接扔在工資卡里不管不問。其中有1人甚至存了兩三萬也都是活期存款。當被問及為什么不去轉成定期的時候,他表示,沒想過那個問題,反正差不了幾個錢。
與之相反,很多中老年人則非常注重將活期存款轉成定期,而且他們會嘗試購買理財產品。
有銀行推出“自動轉定期”的業務
雖然及時地存錢能夠讓市民的利息獲取最大化,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市民認為每個月甚至每天存錢過于麻煩。煙臺已經有多家銀行看到了市民的這一個需求,推出了“自動轉定期”的業務。
記者昨天分別撥打了煙臺四大國有銀行的客服電話,三家銀行表示暫時沒有這項業務,但是市民可以開通網上銀行,自己通過網上銀行隨時將閑余的錢轉成定期。
農業銀行[2.72 -1.45% 股吧 研報]則推出了“定期一卡通”,市民可以辦理以后,隨時進行定期存儲,每筆定期存款之間獨立,互不影響,靈活性也非常高。相比起傳統的零存整取利率更高,而且更加方便。
農業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市民可以到柜臺辦理這項自動轉存業務。辦理過程中,市民可以自己設定一個限額,比如3000元,那么等市民賬戶中的余額達到3000元以后,就會自動將這3000元轉為定期。不過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用這項業務的儲戶相對較少,因為存儲金額有限制,而網上銀行和一卡通沒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