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眼里,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可如果有人把這種愛,做成一場道德綁架式的秀,你會不會反感?
42歲的網紅作家吳夢,在三年前憑借小說《為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活著記事》火了,半年時間里點擊量超千萬。
(圖源于@陳靜瑜肺腑之言)
小說里,她是身患重病的女主角,小說外,她在患有重度肺動脈高壓的情況下懷孕了。
這時醫生給出了專業建議,希望她終止妊娠,因為這種病死亡率極高,懷孕時全身血液流向改變,最終甚至會造成心臟衰竭。
對胎兒來說,由于母體低氧,會造成死胎、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
她去過醫院好幾次,醫生的診斷結果都是,如果她堅持生育,生還的可能性為零。
吳夢沒有考慮醫生的勸阻,反而利用自己的網紅身份,聲稱如果生產成功,會給“所有肺高壓患者帶來希望”。
她知道自己在拿懷孕的事兒賭,要么孩子生下來,她去世了,很干脆;要么肺移植后她就健康了,可以繼續活下去。
這么賭的原因是“愛”。
吳夢在發布的視頻里說,因為對大兒子的愛,她希望再生個小孩陪他。
因為對現任先生的愛,她希望兩人有個愛的結晶,以后好“老有所依”。
因為對所有患者的愛,她希望以自己的經歷,激勵別的患者勇敢的談戀愛、結婚、生孩子。
她“堅信人的信念會戰勝一切。”
聽著是挺讓人感動的,可疾病明明是醫學范疇的事情,不是你說一句“戰勝”,就會馬上好起來的。
吳夢這種高調勸重癥患者生孩子的行為,既無知又愚蠢。
有醫學教授作了比喻,像她這種重癥懷孕,就像一個人從12樓跳下來,你生下孩子活了,是九死一生,是命好;
可多數情況下,散盡家財、家破人亡才是常態。
就像國內一些受傳宗接代觀念影響,奮不顧身、冒死懷孕的女肺動脈高壓患者們,她們的結局往往是一尸兩命。
(圖源于醫師報)
可能在吳夢所說的“愛”背后,是一份精明的打算。
她希望在網上找醫療機構,通過把自身胎盤干細胞輸入體內來治自己的病。
這種治療方法沒有先例,也沒有科學依據,但她說“愿意嘗試”。
(圖源于紫牛視頻)
網紅身份的影響太大,最終她如愿了,畢竟生命危在旦夕,醫院難以拒絕,還必須全力救治。
無錫市人民醫院為她做了手術,集合了全省的醫療團隊去救她。
吳夢手術過程是這樣的,6月16日剖腹生子。
6月27日進行心臟修補術、肺移植術。
現在情況好轉,過幾天吳夢就可以回家了。
(圖源于@陳靜瑜肺腑之言)
吳夢能活下來,除了運氣外,靠的是一只優秀的醫療團隊。
世界頂級的肺移植團隊,加上眾多的醫療資源才堆出了奇跡——“世界首例肺動脈高壓產婦肺移植”。
(圖源于@陳靜瑜肺腑之言)
做完這個手術,她的主治醫生陳靜瑜發了篇文章,說這個手術做的真揪心。
不作死就不會死,外國的患者都沒有做這種手術的,因為患者聽話,按照醫囑沒有懷孕。
現在吳夢活下來了,可她原本不生孩子,病情也能保守治療控制下去。
記者:如果她不生孩子,生活質量會和以前一樣嗎?
陳:她不生孩子就不會發生心衰,按照她以前的病情控制下去應該沒問題,她的中位生存期都是五十多歲,有的人還會活到六十多歲。
說白了,這不過是一場“以愛之名”的道德綁架。
吳夢作為高齡產婦、二胎、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還患有肺高壓,她在輿論上本就是弱勢的一方。
如果沒有醫院治她,兩條人命在那里,醫院背鍋。醫院救了她卻沒治好,是醫生醫術不精,還是醫院的鍋。
更過分的是,這種做法讓人懷疑,她是在利用懷孕插隊搶奪肺源。
她不懷孕就不需要肺移植,一旦懷孕加上病重,她就從等待肺移植的末尾,排到了前面,而其他那些等了好幾年的患者,眼看就要輪到自己了,卻失去了這次機會。
在手術結束最后的時候,吳夢承認,她不去北京上海治病,就是看準了,只有無錫的團隊才能救她的命,只有肺移植才能救她,最終只有肺移植專家陳靜瑜才能救她。
所以從一開始吳夢就找上了他的診斷。
其實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一個母親想生孩子的愿望,而且我們也無權干涉個人的選擇。
但吳夢的情況不一樣,她是不管現實,冒著巨大的風險懷孕,還讓那么多人一起和她承擔風險,如果她只是自己一個人找醫院治病,大家都沒什么看法。
但以愛的名義拔高“生育”這件事兒,高調發視頻,勸別的重癥母親生孩子,這不是作孽還是什么?
一些患者只是普通人,不是記者不是網紅,沒有那么多社會資源,不知道自己重癥生子的風險有多大。
可能她們就聽從了“別人肺高壓/癌癥都能懷孕,為啥你不能?”這種話,如果她們因為這種風氣去模仿,那吳夢個案的成功更讓人絕望。
吳夢的手術結束之后,她開始后悔,說自己把生孩子這件事兒想的太簡單了,可事情已經發生,說再多的漂亮話也沒用了。
慶幸的是挽救回了兩條生命,佩服的是醫生的妙手回春。在整件事情里,最不重要的,就是她口中所謂的“愛”。
愛不是自私,母愛更不是,在愛之前,起碼先尊重現實、尊重生命。
同意的點Zan!
作者:震驚叔,一個有趣的人。來源:公眾號“當時我就震驚了”(zhenjing2012),聽讀館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