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0 點右邊→_→
吳語區全圖
吳語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語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蘇南部、皖東南+贛東北邊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蘇南部大部分,同屬吳語最大的一個分片:吳語太湖片。(圖上所有泛藍色地區)。包括了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常州話、紹興話、無錫話等一系列子方言。
蘇州話屬于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以蘇州話為代表的蘇白(明清四大白話之一),是吳語的重要代表。可惜的是,現在蘇州城里會講蘇州話的人越來越少了,由于中小學校不允許出現方言并且規定必須使用普通話教課,會講、愿意講蘇州話的蘇州小孩也越來越少,恐怕很快會消亡。如何保護?請在吳語微信公眾號的菜單里選擇“保護母語”,了解我們每個人能做什么。
關于吳語朗誦的問題:
很多人因為在受教育的時候,僅僅接受過用普通話朗誦的教育,包括從小到大的語文課,你幾乎聽不到使用母語來朗誦課文。因此,當試著使用吳語朗誦的時候,大部分人就會覺得非常拗口,似乎是吳語不適合朗讀。其實并非這樣。因為吳語并沒有作為一門母語被教授,所以你試著用吳語朗誦文章的時候,會覺得“兩眼墨徹黑”。今天,就讓大家一起聽聽吳語朗誦的《雨巷》(如果您有正在學齡的孩子,請不妨把這段視頻給他看看,讓孩子從小體會吳語的美。)
作品簡介:戴望舒,杭州詩人。《雨巷》被譽為法國象征主義手法和中國傳統詩歌意象的完美結合的一首現代詩。描述了作者所設想的在江南小巷的一段相逢而又無言的分離。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雨巷》成為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好了不多說了,一同點開視頻欣賞吧!
朗誦者:穆拉。
如果您有正在學齡的孩子,請不妨把這段視頻給他看看,讓孩子從小體會吳語的美。
請一起關注吳語傳承的問題,關注吳語傳承的現狀。
傳承千年古音,請把吳語傳承給下一代。請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吳語。
從自己做起傳承,鼓勵周圍有孩子的親戚朋友一起參與。讓小輩之間多多使用吳語交流,而不是一開口就是普通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