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POINT
1. 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多與創傷有關;
2. 保守治療是推薦的一線治療,但效果較成人差;
3. 手術治療以髓核摘除術為主;
4. 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特殊表現--椎體后緣離斷。
成人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的疾病,而發生在青少年(12-18歲)的LDH較少見。那么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哪些特點、如何治療?我們一起通過文獻了解了解。
青少年LDH發病率約為0.1%-0.2%。
韓國一項數據顯示39673名19歲男性(征兵時)的LDH患病率為0.28%。
1.創傷(舉重、摔傷、運動損傷等)被認為是最可能的原因。30%-60%青少年患LDH之前有過創傷病史。這一點和成人LDH不同。
2.遺傳因素:13%-57%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青少年其父母患LDH。
青少年LDH臨床表現和成人相似。90%以上青少年患者直腿抬高試驗陽性。青少年患者很少出現麻木和無力癥狀。
1.和成人一樣,保守治療主要包括臥床休息、消炎鎮痛藥物、物理治療、硬膜外類固醇注射等。
2.青少年LDH保守治療較成人保守治療效果差。成人保守治療有效率約85%,而青少年保守治療有效率小于50%。
3.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1)青少年髓核含水量高、柔軟且粘稠,不像退變的成人髓核一樣容易脫水和吸收;(2)青少年突出的椎間盤易與椎體骺板結合,形成椎體后緣離斷的骨性突出;(3)青少年難以嚴格臥床休息。
4.推薦所有患LDH的青少年,均首先接受保守治療。
1.手術指征 (1)保守治療4-6周以上仍有明顯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和學習;(2)馬尾綜合癥;(3)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4)脊柱畸形,此時的脊柱畸形多為功能性脊柱畸形,即神經根躲避突出物導致的,注意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畸形辨別。
2.手術方式 以髓核摘除術為主,可以切開小開窗髓核摘除術,亦可通道或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術后癥狀改善率90%-100%。和成人一樣,存在復發可能。
3.切多少椎間盤?去除過少可能減壓不充分,導致手術失??;去除過多導致椎間隙塌陷、椎間盤退變加速。對于青少年,保持中央髓核的完整性很重要,只去除突出和破碎的髓核。
4.融合指征:絕大多數青少年LDH,無需固定融合。固定融合的適應癥:(1)明確腰椎不穩(15度或4mm)或腰椎滑脫;(2)多節段椎板切除術;(3)醫源性小關節破壞,多見于椎體后緣離斷之類伴有骨性突出,術中小關節骨質切除過多。
多見于青少年或青年(<35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多數有較長時間的腰痛史而后才出現下肢癥狀;游離骨塊的大小和形態與椎體的骨質缺損大致吻合,提示骨塊來源于椎體。
上圖是Takata早期提出的分型。
上圖為筆者臨床所見病例資料,與A型相近。
上圖為筆者臨床所見病例資料,與B型相近。
上圖所示為文獻中所見大體和病理圖片,可見骨骺處骨折離斷。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脊柱外科最常見的疾病,絕大多數為中年人,青少年發病很少見。對于青少年,盡可能選擇保守治療,如需手術盡可能選擇髓核摘除術。
審稿:王慶德
供稿:毛克政
編輯:張振輝
1.Dang L, Liu Z. A re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10, 19(2): 205-214.
2.Kim D, Oh C H, Lee M S, et al. Prevalence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Adolescent Males in Seoul, Korea: Prevalence of Adolescent LDH in Seoul, Korea[J]. Korean Journal of Spine, 2011, 8(4): 2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