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日有位讀者和老師映了:
他在一家具廠打工,工廠里全部人加起來有三十來個員工,其中有九個是管理人員,五個員工都是打卡上班來打混的,有活也是推給別人,偷懶也沒人管,真正干活的最多不超過十五個人。管理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員工工作也是消極怠工、懶散混子。
總之:一個人在干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在推卸責任!
中國績效研究院院長李太林曾說:
人性是懶惰的,員工多數是抱著打工者的心態去工作,而做老板的心里都清楚,就是想通過增加員工的工作時間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員工認為的薪酬:
老板認為的薪酬:
企業管理層是核心崗位,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占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KSF核心理念:
1. 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拿更高的工資。實現企業人效的最大化。
2. 員工拿高薪,企業拿高利潤,員工與企業的利益一定是一致的
3. 在薪酬的激勵下,員工是為自己而干,那他的工作積極性自然會大不一樣。
KSF是一套給員工提供加薪機會,又不增加企業成本,以此激發員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
KSF的分錢與共贏模式
1、員工清晰的知道怎樣可以獲得高薪,因此工作有了方向
2、員工的薪資完全與其所做的事情結合,你只有干的多,你才拿的多
3、公司整體會形成一個積極工作的文化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員工干活的動力更強
KSF與KPI的區別
KSF將員工的薪酬同價值進行全面的融合,讓員工不再為老板打工,而是為自己而做。
KSF能快速使員工由管理者變為經營者,和老板的思維、利益實現高度統一,從而快效的推動企業利潤增長。
KSF在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員工和老板的共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
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在原有平衡點上:
KSF將員工的薪酬同價值進行全面的融合,讓員工不再為老板打工,而是為自己而做。
KSF能快速使員工由管理者變為經營者,和老板的思維、利益實現高度統一,從而快效的推動企業利潤增長。
KSF在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員工和老板的共贏。
采用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具體做法如下:
1、把5個人的工作羅列出來;
2、把所有羅列出來的工作定價;
3、把羅列的工作重新分配給3個人;
4、優化2人,留下3人加薪加活。
采用PPV模式之后:
1、員工可以身兼多職,拿到更高的工資
2、企業不會再養閑人,節省人力成本,提高人效
3、員工只有做出一定的結果才能拿到相應的工資,也保證了員工工作的完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