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于10月2號首發今日頭條,因被其它作者盜發,未能標記原創)
坐標廣州,這是一套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職工宿舍,屋主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他們的兩個女兒,考慮到原有的裝修效果,隨著時間的流逝,跟不上現在的居住需求,就進行了此次的翻新改造。
而此次最大的設計亮點,就是客廳和衛生間,前者摒棄陽臺,并堅持沙發不靠墻,后者將廚房納入,布局為四式分離的結構,如此不僅實用,而且用起來太香了!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始結構圖
原戶型三室兩廳,根據居住需求,屋主想要一個敞亮的廚房,以及布局合理,且使用效率高的衛生間,但現有的空間都太小,顯然無法滿足屋主的需求,那么怎么辦呢?
平面布置圖
考慮到常住對象為四口人,沒有其他外人,倆孩子可以睡一間房,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就將原廚房納入到衛生間,用以擴容的同時,布局出一個帶雙馬桶的四式分離衛生間,如此功能著實強大。至于新的廚房,直接利用進門右側的次臥,拓展為烹飪空間,顯然這樣的布局,更符合屋主的居住需求。
另外衛生間和兒童房,敲掉多余墻體,讓玄關變得敞亮大方。
現在看實景。對面是進門左側定制的鞋柜,底部懸空便于碼放鞋子的同時,可以減輕體量感,也便于清潔打理衛生。右側的話,可以看到正對著房門的墻體和格柵,可以作為視覺緩沖的隔斷,這樣私密性更強,不然開門見廳,格局確實是有些不好。
另外,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她家的地面既不鋪地板也不鋪磚,而是改用了時下較為流行的網紅材料微水泥,如此不僅擁有光滑細膩的質感,而且作為落塵區,打理衛生同樣很方便。
作為起居室的客廳,功能可謂非常豐富。一方面屋主堅持沙發不靠墻,然后往前挪40公分左右,這樣就能多定制一組書柜,來為室內增添更多的收納機能,同時也能熏陶出,一個書香雅韻的氛圍出來,從而讓倆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潛移默化地養成愛閱讀、愛學習的良好習慣,而不是沉迷電視節目和手機游戲。
所以說再買房,如果空間足夠,我一定要學她家這么裝,真的太有遠見了。
至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屋主舍棄了右側的電視墻,也定制了一排柜子,只不過白色的免拉手柜門,看著干凈利索,猶如護墻板一樣。
事實上底部設置了翻板床,偶爾有親朋好友過來玩,也能應應急。
看到這,有人疑惑影音方面的需求怎么辦?總不能一直這樣吧?感覺像面壁。
其實若有需求,完全可以在右側裝上幕布,再配上左側的投影儀,就可以實現觀影方面的需求了。
第三是屋主堅持摒棄陽臺,然后打通納入客廳,這樣就能在窗戶底部設置一排半高矮柜,好處在于,臺面可以充當書桌,滿足全家人的辦公學習需求。
而矮柜收納孩子的玩具,或者其它雜物都可以,這樣就相當于一個書房,此時再結合地面溫潤自然的木地板,所以說這也是孩子的活動區和游戲區,加上本身用來休閑會客的沙發,功能是真的強大。(靠窗而設的書桌柜,加上隱藏式的邊桌,學習累了還可以眺望室外的風景,用于舒緩神經,巴適得很)
現在去廚房,中間走廊通往兒童房,而右側就是通過將次臥改為廚房的烹飪空間了。
由于餐廚是一體化的開放式設計,空間顯得足夠敞亮,這樣就能定制深色免拉手的餐邊柜來提升質感。櫥柜的話依然為溫潤自然的木色,結合優渥的采光和視野,氛圍溫馨治愈,有種窗明幾凈的感覺,而且也沒有任何的局促感。
而之所以為開放式結構,好處在于可以便于兩個空間的交流和互動。如此,倆女兒放學回家,女主在廚房辛勤地烹飪,倆孩子在餐桌上學習娛樂,飯香四溢,其樂融融。
主臥床頭墻選用帶格柵樣式的長城板打底,這樣顯得干凈利索的同時,要比普通的只刷漆要更有質感。當然干凈簡潔又溫馨治愈的氛圍也不錯。
需要補充的是左側的衣柜,可以發現一個細節,就是柜門沒有采用之前,帶按壓彈簧器的免拉手設計,而是在門板上開槽,做隱形設計。之所以會這樣,是一門到頂的衣柜門實在是太重了,彈簧器用少了根本不管用。
早就是另一面的床尾梳妝臺,該有的功能一個不落。
這里也是本案設計的一大亮點,由于倆孩子都是女娃,就設置了錯位式的高低床,一起同住,這樣還能像學校宿舍那樣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同時為提高利用率,下床采用地臺的形式,連同一旁的衣柜采用一體化設計,這樣還能釋放窗戶邊的空間,再設置一個學習區出來。
洗浴區
由于本案只有一個衛生間,但家住四口人,怎么擴容的同時,提高使用效率,成了屋主急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屋主將廚房納入到衛生間后,直接設置成了四式分離的結構,即洗漱區、洗浴區、如廁區和生活區,相互獨立,互不影響使用。
但盡管這樣,只有一個馬桶也不行,就在如廁區裝了兩個馬桶,并設置雙門來保證使用效率。(這點可參考平面圖,或者本文的第四張圖)
洗漱區+生活區
最后是生活區,定制吊柜的同時,可以嵌入擺放洗衣機和烘干機,解決陽臺納入到客廳后,衣物沒法晾曬的問題。
同時,洗完澡就能順帶把衣物洗了,動線布局也更為合理,難怪說用起來太香了。
至此本案就分享到了這里,感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