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日) 是第七個“中國心梗救治日”。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約100萬人。有相當一部分病人由于忽略心肌梗死早期癥狀,而耽誤了搶救時間。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心肌梗死常見的誘發因素包括:情緒激動、勞累過度、大量吸煙、飲酒、氣候突變等。
阜外醫院急診室及急診病房副主任 梁巖:心臟是有三根主要的血管,急性心梗最常見的誘因是他的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破裂,破裂以后有血小板的聚集血栓形成,把血管堵住了,就出現心肌梗死的缺血的癥狀了。
急性心肌梗死常見的癥狀包括:胸痛、胸悶;或伴有背痛,雙上肢不適、多汗等;多在活動時或夜間、休息時發作;胸痛、胸悶癥狀每次持續3至5分鐘;休息或停止活動可好轉,部分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此外,部分患者也會出現一些非典型癥狀。
航天中心醫院心臟醫學部主任 丁春華:比如說患者可能會出現牙痛,有的時候出現肚子痛,還有一些來講呢,我們說是心臟在左邊,但有的患者會出現右肩痛,所以說呢,這個疼痛或者不適也要想到有沒有這個心臟病的這個可能。
醫護人員提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抽煙、飲酒,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當胸部不適,伴有出汗、惡心、嘔吐等癥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
航天中心醫院心臟醫學部主任 丁春華:現在的這種不典型的心肌梗死(癥狀)越來越多,并且發病年齡越來越提前,所以我們建議患者,還是及時來醫院做一個檢查,實際上也比較簡單,就說我們可以做一個心電圖,抽一個血就可以排查目前有沒有大的一些問題。
心梗急救 救援需要爭分奪秒
醫務人員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為危重的情況, 急性心梗一旦發生,部分心臟的血液供應就會突然停止,最有效的救治時間只有2個小時,生命救援需要爭分奪秒。
醫護人員提示:心梗急救要闖三道關。第一道關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有心肌梗死危險因素的人,出現胸痛等癥狀,應立即尋求周圍人幫助并及時就醫;第二道關,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動救護車,將患者快速運往有相關救治能力的醫院;第三道關則是患者來到醫院后,應配合急診科、心臟科等相關專科醫生診治,并盡快接受相關治療。
阜外醫院急診室及急診病房副主任 梁巖:因為心梗剛才講的是血管100%阻塞了,這樣的話你這個血管供應的區域是沒有血液供應,你的心肌會壞死。那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通血管,讓他的血流恢復,你的心肌就能夠得到挽救,所以我們目前呢,最好是建議能夠在90分鐘之內開通血管。
航天中心醫院心臟醫學部主任 丁春華:很多的一些患者和家屬在那猶豫,耽誤了很多時間,這一點我認為是需要公眾,大家要特別理解和信任醫生,只要給你診斷了急性心肌梗死,還是建議大家盡快簽字,盡快上手術臺,盡快開通血管,早一分就早一分的存活的希望。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