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是不容易的,因為有太多牽掛,從生到死,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人們難以放下。
俗話說,“智者無為,愚人自縛”,學會對自己的生活“無為而治”,抓住那些手里能握緊的快樂和幸福,放下我們無法改變的煩擾和憂慮,我們的人生就會清朗通透許多。
而自從遇見了瑜伽,我們學會了如何放下。
瑜伽,是一項身心兼修的藝術,它包括了瑜伽體位法、呼吸法和冥想。
可以說,瑜伽不僅僅是一種健身運動,瑜伽還是一門身心修煉哲學,是漫卷千年、流傳至今的古印度文化遺產。
印度總理莫迪曾說:“瑜伽是人類古老傳統的寶貴禮物,它體現了人們心靈和身體的統一、思想與行動的統一。這種整體方法有益于我們的健康和福祉。”
瑜伽不僅僅是鍛煉;它還是一種發現自己、世界與自然三者合為一體的方式。
「 我們在瑜伽練習的過程中,從浮躁變得靜心,我們學會了如何放下生活的煩惱。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
瑜伽呼吸,讓我們放松緊張的內心,走進自己的世界,放下生活的煩惱。
放下,是對生命的決定,放下,并不是遺忘,只是把一份珍愛打包。放下,更不是束之高閣的遺棄,只是把曾經放進自己精致的心靈的書房。
在別致的寧靜里,在淡淡的月光下,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回顧溫馨的美麗。
瑜伽體位法教會我們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的能力所限,讓我們知道什么是我們能抓住的,什么是我們應該放下的。
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欲望和紛爭,不僅是一種解脫的心態,更是一種清醒的智慧。
不管境遇如何,請放下昨日的輝煌,放下昔日的苦難,放下所有束縛的包袱。
放下了,我們就會有頓悟之后的豁然開朗,重負頓釋的放松,以及云開霧散后的陽光燦爛。
你曾經有過被某些欲望和焦慮牽著鼻子走的經歷嗎?你有嘗試過戰勝它們嗎?還是為了這些欲望而丟失了自我?
其實,人的憂慮來自內心,一切的煩惱都來源于自身。
人生總是在取舍之間,面對不同的選擇,應該學會放下,學會滿足,這才是智者的心態,人只有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才能邁出灑脫的一步,活出自我的風采。
瑜伽,是我們身處平凡的一種慰藉,是安撫我們不再躁動的一曲琴音。
瑜伽教會我們放下,放下那些生命中不屬于我們的東西,這些身為之物讓我們煩擾,甚至讓我們舉杯銷愁,抽刀斷水,但卻無異于飲鴆止渴。
我們要做的就是放下,只有敢于放下,才不用去品嘗曲終人散,悲嘆無常的苦澀。
著名的瑜伽禪修大師Sri Sri Ravi Shankar曾說:
“你有這些欲望沒有關系,但不要讓它們控制你,冥想總是發生在你的心境變得平靜如水的時候。你什么都不想要,你什么都不是。冥想是無為和放手的藝術”。
瑜伽冥想讓我們放下心中的憂慮和頭腦的雜念,讓我們靜心內觀,認清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斷舍離那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從而獲得更多更久遠的幸福。
人生苦短,必須學會放下,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快樂。
利奧·羅斯頓在他的遺言里說:
“你的身軀很龐大,但是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臟。多余的脂肪會壓迫人的心臟,多余的財富會拖累人的心靈,多余的追逐、多余的幻想只會增加一個人生命的負擔。”
遇見瑜伽,我們學會了如何放下。
瑜伽,讓我們解開套在內心深處的欲望枷鎖,化解過分追求帶來的精神壓力,讓我們放下不必要的生活煩擾。
享受云開霧散后的陽光燦爛,解脫出通透清凈的人生。
- Namas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