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簡單,二女同居,不是《易經》卦辭爻辭,而是《易傳》解八卦之辭。
《易傳》解八卦。八個卦象個大家庭,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
這八個卦為三爻卦,每一個卦自身疊加為六爻卦,卦名仍為原來的名。每一個三爻卦疊加成六爻卦,既可稱之“二女同居”,也可稱之“二男同居”。
問題是,“二女同居”,出自《易傳,彖》辭解《易經》之“睽”卦。《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睽,六爻卦,上為三爻離卦,下為三爻兌卦。而《易傳,說卦》,“離為中女,兌為少女”。中女與少女同居:二女同居。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用現代詞兒:同性相斥。
如“咸”卦,下艮上兌,艮為少男,兌為少女,《易傳,彖》曰:“咸,感也,柔上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用現代闖詞就是:異性相吸。
男為陽,女為陰。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所以,“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不過,《易傳》用陰陽解八卦,解出矛盾了。“陰陽之義配日月”,坎為月為陰,離為日為陽。可是,坎又為中男為陽,離又為中女為陰。陰差陽錯。
陰陽之說,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