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萌萌噠香菜鎮樓(你們以為我要放兵庫北,我偏不放)
如同魔獸里的聯盟和部落一樣,能讓人類決裂為兩個陣營,彼此不共戴天的,大概就只有榴蓮和香菜了吧。
相比起渾身長滿硬刺,長得像大魔王一樣的榴蓮,香菜這柔弱的外表,怎么看也和它巨大的威力有點不搭啊——本期,我們就來說說香菜。
“不是個挑食的人,但是香菜一點都不能忍,個人覺得香菜吃在嘴里就跟嚼蠟一個味道,嗆嗓子。”
“我一直覺得香菜有一股臭蟲的味道,小時候不小心捏爆了一個臭蟲,就那種味道!簡直要眩暈……”
“媽蛋,簡直就跟嚼肥皂一樣!嚼肥皂!你懂么?”
臭蟲,就是這貨,俗稱“臭大姐”,學名“椿象”
當然,所謂的地獄對于另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就是天堂——愛香菜的人覺得,少了香菜便食之無味,吃了就離不開它。“香菜這么完美的食物還用和別的菜搭配嗎,直接洗洗吃就好了啊!”
有關香菜的爭議從它開始被用作食物時就從未停止過,愛的人愛它極深,恨的人恨不得眼不見為凈。
關于香菜?
香菜,學名:芫(yán)荽(suī),別名:香荽、胡荽。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由張騫通往西域后帶回。
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發油散發出來的,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香菜在烹飪中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從而作為一味香料被廣泛推崇開來。
據調查,世界上大約有1/7的人不愛香菜的味道,別人認為是美味的香菜在他們嘗來就是肥皂或污垢的味道。
一件這樣的T恤是反香菜聯盟的標配
香菜的評價為何兩極分化?
科學家們分析了香菜葉子的化學成分,發現了約有40多種化合物——其中82%是醛類,17%是醇類。這些醛類化合物主要是九碳烯醛(壬烯醛)和十碳烯醛(癸烯醛),這是香菜強烈氣味的主要來源,肥皂和某些甲蟲(如椿象)的分泌物中就含有類似的醛類化合物。
經研究,影響人們對香菜的態度的,是位于11號染色體上的嗅覺受體基因簇存在差異。OR6A2是這些差異基因中的一個,對幾種具有特殊氣味的醛具有很高的結合性。擁有這個基因的人對醛類化合物高度敏感,從而覺得香菜的氣味很難聞。
所以,不吃香菜往往并不是矯情,也不是因為“童年陰影”什么的,請關愛身邊每一位不吃香菜的朋友。
相比之下,有關豆腐腦和湯圓的咸甜之爭就弱爆了——你們只是由地域導致的,人家香菜可是先天就由基因決定的啊!
流言終結者?
【香菜是“感光食物”,吃多了皮膚會變黑?】
有關這種流言相信大家聽過不少吧,有說香菜,還有說芹菜的。其實,這里所謂的“感光植物”,科學的說法是“能導致光敏反應的植物”。
光敏反應包括光毒反應和光變態反應兩大類。其中,呋喃香豆素能加強機體對紫外線照射的敏感性,產生較強的光毒反應,過多攝入可能導致皮膚褐斑積淀。柑橘類和傘形科許多植物中(如香菜,芹菜等)當中普遍含有呋喃香豆素。但蔬果中呋喃香豆素的含量并不高,正常食用的情況下完全達不到超出人體負荷的程度,不必因光敏性而過分擔憂。而且呋喃香豆素也有益處:能夠抗腫瘤、抗氧化(也就是抗衰老)、抗炎鎮痛、抗抑郁等等。好與壞往往只是對度的把握的問題,所以愛美的香菜控們可以放心吃啦~
吃貨的力量是無窮的,推崇香菜的人,把香菜吃出了花,甚至連零食都不放過。
香菜味泡面
里面有一大大大大包脫水干香菜!據說在這個泡面的產地香菜比肉還貴,所以人們都不在意紅燒牛肉面里有沒有肉,反而特別稀罕吃這個香菜味的泡面。
香菜籽醬
我仿佛看到了香菜控們紛紛扔掉了手里的老干媽!
香菜味的薯片
看得出香菜在包裝設計者眼里一定是一個美好的存在。
New Belgium Trippel三料精釀啤酒
是的沒錯,任何一條正常的舌頭都能嘗出它其中混入的香菜的獨特味道!順滑的麥芽汁、酒花的苦味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平衡,而香菜,就是畫龍點睛的那一筆!
香菜冰淇淋
最簡易的做法,到M記買個甜筒,切一把香菜自己撒上去……
香菜速食湯
來自香菜控們的怒吼!不讓我吃香菜?我創造條件也要吃!
如果你問一個愛香菜愛到極致的人:“香菜和什么是絕配?”他會告訴你:“少女美好的肉體”
Jo Malone 祖·瑪瓏 薰衣草芫荽香水
官方介紹是——“巧妙捕捉了英國和法國薰衣草的干凈清新,接著帶有鼠尾草味的樸木香撲鼻而來,后端則以東迦豆的溫暖香調作結”
哎怎么和想象中的畫風不一樣啊……
Kiehl’s科顏氏 香菜沐浴露
據用過的妹子反映,這個浴液有濃濃的香菜味兒,也是醉醉的。不知會不會有一種沐浴在麻辣燙里的錯覺呢?
成也香菜,敗也香菜。對香菜的好惡是與生俱來的、極端的,是身體的一種天賦性技能。無論如何,香菜撐起了聞名中外的蘭州拉面,就是功勞一件了!
你對香菜是什么態度呢,歡迎在評論中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