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擁有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單刀赴會等一系列的經典故事。可是這一些列的故事,要么是張冠李戴,要么則是完全虛構。羅貫中作為一個儒家傳統教育下的士子,他絕對無法跳出當時的思想框架。根據當時的歷史框架,尊劉貶曹的分為相當濃厚。羅貫中在作品中,神話了諸葛亮、趙云、關羽等劉備集團的人物,卻丑化了曹操。
一、斬顏良誅文丑的歷史沒有那么簡單
在三國演義中,似乎都是關羽憑借一己之力,先后斬殺了顏良文丑。好像自己猶如戰神一般,這是非常不科學的,請注意,戰爭不是打群架。當時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呂布、袁術、張繡等諸侯要么被滅,要么投降,曹操已經統一了中原地區。北方的袁紹也徹底消滅了公孫瓚,占據了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兩大集團以黃河為界限展開了南北對峙,中原地區久經戰火肆虐,經濟已經十分脆弱。從人力物力上來說,曹操是明顯不如袁紹的,因此,袁紹對曹操發起了主動進攻。為了能夠渡過黃河,袁紹派遣自己的大將顏良進攻曹操的延津渡口。顏良把自己的指揮部設在了白馬,而派其他將領進攻延津。駐守延津的將領是劉延,他死守了半個月,實在頂不住了,只能向曹操求援。
袁紹軍隊在兵力上是曹操的四倍以上,曹操知道即使自己增援也于事無補。不過作為一個軍事家,曹操想出了一個非常絕的辦法。曹操率領軍隊大張旗鼓的增援延津,但是行軍速度很慢,這是曹操故意的。顏良得知曹操即將增援的消息,立刻派遣軍隊增援延津前線,這就造成了白馬的兵力空虛。此時,曹操立刻調轉行軍方向,快速進攻顏良的所在地白馬。顏良雖然是一個猛將,但畢竟智力玩不過曹操。曹操的軍隊突然出現在白馬,顏良軍隊根本就是猝不及防。曹操命令關羽率領騎兵沖擊,在戰斗的過程中,關羽斬殺了顏良。由此可見,關羽確實斬殺了顏良,不過策劃人是曹操。最精彩的還在后邊,曹操占領白馬以后,對袁紹反應的判斷一點也沒錯。
二、曹操消滅文丑的戰例更為經典
在占領白馬以后,曹操繳獲了大量的輜重。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人口就是生產力。為了削弱袁紹的力量,曹操帶走了白馬地區的百姓。既然是帶著百姓,那行軍速度自然不快。曹操判斷袁紹在得知白馬失守以后,一定會反擊,因此可以再收拾袁紹一輪。果不其然,袁紹在得知顏良被殺、白馬失守以后,立刻命令文丑、劉備率領1千騎兵、2萬步兵追擊。在徐州失敗以后,劉備暫時投降了袁紹。曹操當時在兵力上不如文丑的追兵,因此,曹操采用了一個很絕的辦法。曹操命令將繳獲的那些輜重全部散落在道路上,自己則率領軍隊埋伏在附近的山坡上。文丑的追兵發現了道路上的輜重,士兵們的隊形立刻潰散,他們開始搶奪那些輜重。由此可見,史書上說袁紹軍紀不嚴,這不是虛構的。
曹操在山坡上發現了這一情況之后,馬上命令軍隊沖鋒。這次戰斗,袁紹的軍隊大敗虧輸,文丑死于亂軍之中。具體死在誰的手里,至今都是一個問題。為文丑打下手的劉備看到這番情景以后,立刻狼狽回逃。經過這一次戰役,袁紹損失了顏良文丑兩員大將,整體實力有所下降,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也就是在這次戰役結束以后,關羽得知了劉備的下落,他正是離開曹操,前往尋找劉備。而此時的袁紹則是暴跳如雷,他集中了自己的家底,準備與曹操進行大決戰。北方邊境防御游牧民族的軍隊是不能動的,除了這些軍隊之外,袁紹幾乎集結了所有的部隊。他親自率領10萬大軍進攻曹操,而曹操也率領3萬多軍隊迎戰,這就是官渡之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