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侍妾只是男人們的一件玩物,互相送來送去習以為常。 據說,蘇軾曾將身邊的姬妾送人,其中有兩妾已經身懷有孕,后來的大奸臣梁師成以及翰林學士孫覿,都自稱是蘇軾送人之妾所生的遺腹子,蘇東坡的正牌兒子蘇過,也對這種情形不加否認,反而與梁、孫親密無間。梁師成顧及兄弟情誼,甚至對家中賬房說:“凡小蘇學士用錢,一萬貫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更凄涼的是一位名叫春娘的妾。蘇軾的朋友蔣某偶然看見了春娘,大為欽慕,便對蘇軾說:“我有一匹白馬,愿意與學士相換美妾。”蘇學士一想,以名駒換一妾劃得來呀,立刻點頭應允。但這消息被春娘聽說之后,這個才貌雙全的姬妾卻不肯,指責蘇學士道:當年晏嬰尚且知道不能因馬罪人,你這個堂堂學士,美其名曰憐香惜玉,卻要將人換馬,難道在你蘇大學士的眼中,我春娘還不如一個畜牲嗎?激憤之下,春娘當場撞槐而死。后來有人因此大做文章,批判蘇東坡薄恩寡義。然而,實情的確如此嗎? 歷史上,最早刊發春娘其事的,是明朝人鐘惺編的《名媛詩歸》。后來收入明末馮夢龍編撰的《情史類略》,其附卷十三“情憾類”朝云條下: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謫黃州,臨行,有蔣運使者餞公。公命春娘勸酒。蔣問:“春娘去否?”公日:“欲還母家。”蔣曰:“我以白馬易春娘可乎?”公諾之。蔣為詩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閑分付贖蛾眉。雖無金勒嘶明月,卻有佳人捧玉卮。”公答詩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只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
春娘斂衽而前曰:“妾聞景公斬廄吏,而晏子諫之;夫子廄焚而不問馬,皆貴人賤畜也。學士以人換馬,則貴畜賤人矣!”遂口占一絕辭謝,曰:“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賤畜,此生茍活怨誰嗔。”下階觸槐而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