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二科:吳天成 云南省中醫醫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散步來強身健體,每天堅持1小時,剛開始可能會感覺精神好了、肺活量、飯量增加、情緒變好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2-3個月后身體的不適出現了:雙膝疼痛;足部疲乏、足底發熱、浮腫;髖關節疼痛等等。因此患有雙膝部病變(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退行性變、類風濕關節炎)、扁平足、骨關節炎、股骨頭關節置換術后等下肢病變都不適合以散步來強身健體,而60歲以上的老人及絕經后女性都會有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等病變,因此建議60歲以上的老人適量運動,少跳廣場舞,不要給你的骨頭、關節帶去負擔。對于不適合散步的人,中醫的練功療法是一個強身健體、治療骨科疾病的不錯選擇。今天我就對頸項部、腰背部、雙下肢的練功療法做個簡要的介紹。
練功療法是通過自身運動防治疾病,增進健康,促進肢體功能恢復的一種療法。練功法的要領是:氣功呼吸與運動肢體相結合。
頸項部鍛煉
站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進行深呼吸并作以下動作:1、前屈后伸:吸氣時頸部盡力前屈,呼氣時盡量后伸;2、左右側屈:吸氣時頭向左屈,呼氣時頭部還原正中位,吸氣時頭向右屈,呼氣時頭部還原,左右交替;3、左右旋轉:深吸氣時頭向右轉,呼氣時頭部還原正中位,深吸氣時頭向左轉,呼氣時頭部還原,左右交替;4、前屈后縮:吸氣時頭部保持正中位,呼氣時頭部盡量向前伸,還原時深吸氣,且頭部稍向后縮,注意身體保持端正,不得前后晃動。以上每個動作反復6-8次。如下圖所示:
腰背部練功
站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作以下動作:1、前屈后伸:雙下肢保持直立,雙手叉腰,腰部做前屈、后伸活動,反復6-8次,活動時盡量放松腰肌;2、左右側屈:雙上肢下垂伸直,腰部做左側屈,左手順從左下肢外側盡量往下,還原,然后同樣姿勢做右側屈,反復6-8次;3、左右回旋:雙手叉腰,腰部做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旋轉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地順逆交替回旋6-8次;4、五點支持:仰臥位,雙側屈肘、屈膝,以頭、雙肘、雙足五點做支撐,雙掌托腰用力把腰拱起,反復多次;5、飛燕點水:俯臥位,雙上肢靠身旁伸直,把頭、肩并帶動雙上肢向后上方抬起,或雙下肢直腿向后上抬高,進而兩個動作合并同時進行形成飛燕狀,反復多次。列舉兩圖如下:
雙下肢練功法
1、舉起蹬腿:仰臥,把下肢直腿徐徐舉起,然后盡量屈髖屈膝背伸踝,再向前上方伸腿蹬出,如此反復多次;2、股肌舒縮:患者仰臥,膝部伸直,作股四頭肌收縮與放松練習,當股四頭肌用力收縮時,髕骨向上提拉,股四頭肌用力放松時,髕骨恢復原位,反復多次;3、踝部伸屈:臥位、坐位均可,足部背身至最大限度,然后趾屈到最大限度,反復多次;4、足踝旋轉:順、逆時針方向旋轉,互相交替,反復多次;5、足蹬滾木:坐位、患足蹬踏圓棒,做前后滾動,使膝及踝關節作伸屈活動,反復多次;6、蹬車活動:坐在一特制的練功車上,用足練習踏車,使下肢肌肉及各個關節均得到鍛煉,反復多次。列舉練功圖示如下:
但是此類練功療法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如若沒有骨科相關疾病的患者應注意:練功時應該保持思想集中,動作緩慢循序漸進。每天2-3次,要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注意保暖。若有骨科相關疾病史患者應該因人、因病而異,練功時以恢復肢體的固有生理功能,注意動作要領,練功時要循序漸進,由小漸大,練功在不影響骨折固定部位的條件下,為了骨折的迅速愈合而進行。
你選擇對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了嗎?60歲以上的你千萬不要再過量運動,試試中醫練功療法吧!會給你帶來不錯的驚喜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