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描寫的是哪一段歷史?一直以來是紅學家們爭論的焦點,也是讀者們最想知道的事情。
紅樓夢中的賈府全景圖
從高中接觸《紅樓夢》開始,筆者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當時的我很是懵懂,于是便買來許多紅學家們所寫的書,日夜研讀。但越讀越覺得不對勁,紅學家們所說的什么“曹家家事”說很不靠譜,《紅樓夢》展現出來的是一幅“末日”景象,一家一戶的興盛榮辱在其面前根本就是小家子氣。
隨著對歷史越來越了解,尤其是明清之際這段歷史越來越熟悉,再拿起《紅樓夢》讀的時候,怎么讀都像就是寫的那段歷史。當筆者讀到真真國女兒的那首詩的時候,一下就恍然大悟,起首兩句“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講的可不就是明清易代嗎?朱,可不就是明代皇帝的姓氏嗎?而“水國”難道不是講的“清”嗎?這么明顯的一個例子,為什么所有紅學家都視而不見呢?至于史湘云所講的那句“日月雙懸照乾坤”,“日月雙懸”難道不是一個“明”字嗎?
當時,筆者就覺得《紅樓夢》一定和明清之際這段血腥的歷史有關。而且書里面這方面的暗示并不少見。但似乎所有的紅學家都不支持這個觀點。筆者也曾經一度動搖過,在心里說道:“難道所有的紅學家都不如你有思想?難道這些學富五車、終身研究《紅樓夢》,并且以此為職業的學者還不如你一個業余的?”
但自從見到《癸酉本石頭記》,筆者一顆懸了十幾年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原來筆者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癸酉本石頭記》解開了困擾在筆者心中多年的困惑,堅定了筆者繼續努力的意志。
癸酉本石頭記封面(九州出版社)
關于《癸酉本石頭記》的發現過程,由于在網絡上可以搜索得到,筆者在此就不再贅述了。這部原本在2008年就發布出來的“無價之寶”竟然沒泛起什么泡泡來,以至于對《紅樓夢》如癡如醉的筆者,也要在其發布四年之后才有幸讀到它。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此本的真實可靠,越是接近真實的東西,紅學家們越是不敢去碰。
想當年,劉心武在百家講壇“揭秘《紅樓夢》”,收獲巨大反響的同時,也引起了紅學界的軒然大波,紅學家們恨不能把他給吃了,以至于聯合起來對劉心武進行“絞殺”。他們之所以敢這樣,是因為雖然他們的觀點荒誕不經,但是劉心武的東西更加靠不住!劉心武先生作為一名作家,是很了不起的,否則他的作品也不會獲得“茅盾文學獎”了。但劉先生的紅學研究卻是荒誕不經的,許多地方都只是其臆想,經不起推敲。這也難怪,雖然劉先生很是用心,也看到了一些端倪,卻始終跳不出紅學家們為其劃定的圈子,所以也就只能似是而非了。
劉心武先生 百家講壇 揭秘紅樓夢
但《癸酉本石頭記》不同,它完美地闡述了前面八十回的主題思想,賈府家破人亡,被人侵占,果真就是“家亡血史”(賈王薛史)!它所揭示的人物命運和前文完全吻合,黛玉“玉帶林中掛”,而寶釵“金簪雪里埋”,元春“虎兕相逢大夢歸”,而湘云“湘江水逝楚云飛”,鳳姐“哭向金陵事更哀”……所有的人都無好下場,果真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不僅如此,《癸酉本石頭記》還解開了許多前文的未解之謎,比如說甄寶玉拾玉、王熙鳳掃雪得玉、黛玉之死和《葬花吟》的完美契合、寶玉怎樣和寶釵結合然后又怎樣迫不得已地離開……而這一切,竟然都和前文的伏筆天衣無縫地契合在一起了,果真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不讀《癸酉本石頭記》,你永遠不會知道作者構思之巧妙,也永遠不會知道《紅樓夢》的偉大之處!
黛玉葬花
也正是因為《癸酉本石頭記》,筆者也得知為什么《紅樓夢》只能有前八十回流傳于世,而后面的文本不能流傳出來。如果說前八十回里面的“反清悼明”還都是藏藏掖掖的話,講得比較隱晦的話,比如說只能通過茗煙的口痛罵“姓金的,你是個什么東西”(滿清原本的國號就是金,愛新覺羅在滿語中就是金),借湘云之口懷念明朝,“日月雙懸照乾坤”,借寶玉和湘云吃烤糊的鹿肉(胡虜肉,引自岳飛《滿江紅》)來表達對異族政權的不滿……但這些都表現得十分的隱晦。
但到了后二十八回(和通行本的一百二十回不同,《癸酉本石頭記》只有一百零八回)中,作者就是“圖窮匕見”了,直接稱呼“胡虜”,直接借鳳姐之口罵道“去他娘的戎羌,害的我家破人亡,這國仇血恨我二百年也忘不了”(第一百零七回 薛寶釵借詞含諷諫 王熙鳳知命強英雄),這樣的“犯禁”的詞語到處都是,在后面這幾十回中的每一回中都反復出現!
不僅如此,《癸酉本石頭記》還以賈府來影射“大明江山”,賈府先是被賈環為首的強盜占領(影射大明為李自成所滅),后來又被賈蓉賈薔(蓉薔,戎羌)所占(影射大明江山被滿清所占),借賈府的遭遇來重寫那段“家亡血史”!
當然,作者也借寶玉在“國破家亡”后的遭遇來表達出自身的立場。寶玉始終不肯聽從妻子寶釵的建議,為仇人(即胡虜)效力,寧愿淪為和尚(做了兩次和尚,也和前文完全的吻合),而寶釵的理想始終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清云”,夫妻二人的最終分手也是完全合情合理!最終寶玉和湘云在晚年遇合、相依為命,也是前文的回目提到過的(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綜上所述,正因為《紅樓夢》的后二十八回中有許多清廷所不愿意見到的東西,若是強行拿出來見人,恐怕又會像“明史案”那樣,鬧得滿城風雨,引起血流成河的慘案。所以,作者也只敢將前面八十回拿出來見人,而將后面幾十回的文本隱藏起來。
著名作家張愛玲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花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自《紅樓夢》問世三百多年以后,我們終于可以看到了可信的全本《紅樓夢》了,實在是令人激動!我又想起了《紅樓夢》第一回里那首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三百多年以后的今天,筆者將會嘗試著去解開《紅樓夢》的韻味!請大家持續關注筆者的《解讀紅樓夢》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