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占據了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得語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語文,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年高考前,很多學生都急切地想知道:今年高考作文會圍繞哪一方面出題?
考生的意思很明白,如果知道了圍繞哪一方面出題,可以做到有備無患,認真去準備一篇好文章,或者積累一些新穎的作文素材,以便考場上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洋洋灑灑、一揮而就,得個高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預測只能是預測,如果隨隨便便一個“專家”都可以猜中作文題目,那么命題專家是不是很失敗?
不過,教學大綱對高三學生的寫作有明確的要求,高考作文也無怪乎以下幾個方面,個人的成長、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時代這幾個方面選材。
家國情懷,民族信仰,作為一代青年,關心國家命運,關注時代主題,與時代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是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
當然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弘揚文化自信,以“禮”正國,以德樹人,也是2019年高考作文的熱點。
有的學生可能要說了:預測不就是一個或者兩個方面嗎?其實,如果這樣去下定論,是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高考作文命題范圍很廣,話題很寬泛,作為考生能把握大致的命題方向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離高考只有15天,考生接下來能做的就是把以前積累的作文素材,這些作文素材,盡量是一些鮮活的,具有時代氣息的作文素材,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多角度地思考這些作文素材可以從哪些方面立意,活學活用,巧妙化用,以一當十。這樣在考場上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要達到以上效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圍繞自己所整理的這些材料,多讀一些時評性的文章,拓展自己的思路,增強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
高考作文要得高分,除了立意要高,材料要新之外,還要講究謀篇布局的精巧,語言的精美,書寫規范工整等方面。
所以,單單靠預測內容遠遠不夠。考生還要認真研究幾篇以往的高考滿分作文,習得滿分作文的技巧、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鑒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應該是目前作文提高的捷徑之一了。
同時,考生也可以把自己寫過的作文認真修改,反復修改,爭取到滿分為止,在不斷地修改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