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
我是個內心敏感的人,就象一架琴弦,微風吹來,也會演奏一絲絲顫音,又象一潭湖水,隨時都會蕩起一圈圈細小的波紋。
我渴望做個內心寧靜的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主宰自己靈魂的人。
但敏感的性情,又常使我顧忌別人的眼神和話語,心之湖總會泛起絲絲漣漪,所以活得有些累。也有些苦惱。
于是,追求自然,追求寧靜,便成了我崇尚的人生境界。
后來,我遇見了一位智者,我把困惑,告訴了這位智者。
智者告訴我,最好的辦法是:永遠不要去追求寧靜,因為沒有寧靜,所以,當你放棄寧靜的時候,寧靜則突然來了。你會發現,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擁有了寧靜。
當我們爭取“寧靜”時,其實我們的“心”已經“動”或“惑”了呀,所以,放棄寧靜則寧靜矣!
我豁然開朗。
原來任何東西,都是不能刻意去追尋的呀。
在心了,也就在意了,在意了,也就會完全違背當初的寧靜和意愿。
智者還告訴我,說武漢歸元寺有一聯:“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多么精到的解說!
這不是告訴我們,講究的就是做嗎?做了,又何必去想做的結果?
許多人說他們看破了什么什么,所以寧靜了。其實,未曾“做”的人,他憑什么看破?但“做”了的人又常常“放”不下。又談何寧靜?所以“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才是真正的寧靜。
是啊,我們就應該以放下的態度去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去做我們認為值得做的事情!
不要心懷抱怨,不要心懷不滿,既然決定去做,又何必去想做之外的事情呢?
問題是,我們一般人,想得最多的是做之外的事情,而想得不多的恰恰是做的樂趣,所以我們不快樂,內心不寧靜。
我們應該追求一種境界,那就是內心的純凈,只有純凈了,一切才會明晰,這就象當鞋子合適時,腳被忘卻了,當腰帶合適時,腹部被忘卻了,當心靈正確時,“贊同”與“反對”都被忘卻了一樣。
這應該就是自然,而人又只有在自然的狀態下,才能做的更好。也才能感受到做的快樂和做的意義!
輕松些,輕松并不難!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