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衡水中學在2018年高考中再創佳績,有超過200名同學考入了國內最為頂尖的兩所高校——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要知道,清華、北大在河北招生總數才不過300人,衡中這一所高中就占據了2/3的名額,這讓其它中學怎么辦呢?剩余的中學里僅剩衡水二中、石家莊二中和石家莊外國語中學三所高中考取清華、北大人數超過10人,其余高中都是個位數。可以說,衡水中學已經成為了河北高中的巨無霸,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超級中學。下面,先看一下衡中2018年的高考成績:
衡水中學2018年成績單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份成績單之后是什么感覺,小編反正除了驚訝和感嘆已經沒有別的語句可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可能有同學說了,這僅僅是河北一省的情況,不能代表全國。確實,河北在高考上確實是一個例外。全國其它省份雖然沒有像河北這樣有一所超級中學壟斷頂級生源,但也有不少中學有變為衡中的趨勢。以北京為例,2018年北京有6所中學考取清華、北大人數超過50人,它們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十一學校、北京四中、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這6所高中被清華、北大錄取總數超過了400人,其中人大附中考取清華、北大人數超過120人。和河北一樣,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也像這些高中集中,未來能否考取頂級高校一定程度上從你就讀哪所高中就決定了。
人大附中
其實,不僅僅是河北和山東兩個省份,其余多數教育大省都有1-2所重點中學壟斷著清華、北大的生源。像重慶的南開中學和巴蜀中學、浙江的鎮海中學和杭州二中、四川的成都七中、陜西的西工大附中、湖南的長郡中學和雅禮中學等等,這些都是國內超級中學的代表。這些超級中學不僅擁有著最優秀的師資,同時還以成績帶動生源,完全形成了正向循環。重點大學里也不僅僅是清華、北大,其余重點高校的大部分生源也出自這些超級中學里,這從目前來看是不可逆的一種趨勢。近10幾年來,高校的整體格局基本沒有變化,而國內中學里也形成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的發生,對于高考公平性是一個嚴峻性的考驗。因為一旦重點高校的名額都局限在某一個或幾個高中的話,高考的公平性就很難保證。
衡水中學
對于絕大多數家境普通的同學來說,一旦你中考發揮不好,沒有考取一所重點高中,那么你的大學夢就離你更加遙遠了一些。個人的努力有時候很難彌補師資和機會上的差距,這也是為何重點大學里寒門學子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在高中就被分流了。對于衡水中學這類超級中學的誕生,小編是不贊同的,因為它掠奪了很多普通高校學子的機會,這種模式也確實不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