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1896~1963年),滿族,愛新覺羅氏,正紅旗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字輩溥,光緒帝賜名儒(全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齋號寒玉堂。生于北京。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鳥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并稱“南吳北溥”;與黃君璧、張大千以“渡海三家”齊名。
(一)山自云中得,人從瀑布來。儒。
(二)千尋巫峽浪,百丈內江船。丙子秋月作于舊京。心畬。
(三)芳草萋萋憶王孫,柳外高樓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心畬。
(四)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衣。古詩意。心畬。
(五)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古意。儒。
(六)峽樓連云合,川舟引岸長。朝如杜陵客,五月下瞿塘。古意。心畬。
(七)偶然松下坐,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歷日,寒晝不知年。溥儒。
...................................................
(八)擬董北苑筆法作于故都。儒。
...................................................
(九)湘水蕭蕭木葉疏,麓山風雨似匡廬。何時更乘浮云去,回雁峰前數寄書。丙子秋月,心畬。
...................................................
(十)遠岫寒將雨,清溪靜不波。扁舟自來去,獨唱采薇歌。心畬。
...................................................
(十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詩。溥儒。
...................................................
(十二)馬遠獨山利水,少陵長長樹柴。咫尺南朝萬寺,片刻北宋江村。丙子仲夏,偶畫舊作詩意。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