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農民發現千年古墓,專家打開墓室門后,墓門后竟還站著個人
《新五代史·溫韜傳》中記載有:“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古人厚葬,葬品眾多,價值不菲。盜墓之賊,應運而生,或取寶物,一夜暴富;或遇機關,團隊內訌,身死墓中。
近年來,“盜墓”已然成為一則社會熱點,其主要得益于盜墓題材類小說與影視劇大火,使得眾人又重新認識到這一行業。在文學作品與其改編而成的影視劇中,部分情景難免會采用夸張手法。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盜墓絕對不是一件易事,在高收益的同時自然也伴隨著高風險。從史書中可以得知,秦始皇陵中遍布機關,其目的便是為了預防盜墓賊。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盜墓這個行業在專業化的同時,古人墓穴構建以及機關設置的水平也在增強。另外,盜墓一般以團伙形式作案,存在發生內訌的可能性,最終死于隊友之手。在陜西一座墓室中,就曾發現過這樣一位“倒霉蟲”,專家根據現場遺跡分析,留在墓室中的那個人,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分贓不均被團伙殺害,最后永遠留在了墓室之中。據說,當時專家們在發現那具尸骨時,無一不被其驚嚇到,一位女性工作人員更是被當場嚇哭。這件事發生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陜西一位農民意外在山坡上發現深坑。因為當地經常發現古墓、寶藏,所以他猜測深坑之下很有可能存在古墓,便上報于當地文物部門。考古專家趕到實地勘察之后,發現地下確實存在古墓,于是開始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搶救性挖掘。隨著考古活動推進,專家發現這是一座大型唐墓,墓區總面積可達6000多平方米,墓穴四周還建造有圍墻,足以看出墓主人身份之尊貴。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后,該墓穴是所有唐墓中最大的一座,參與這次考古行動的工作人員也異常興奮,這座唐墓無疑是我國考古歷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直到第六天,挖掘工作已經進行到天井位置,預示著距離墓室已經不遠。可當眾人打開墓門時,卻發現門后竟然有“人”。不過,是一個古人,他的身體早已腐爛,只剩一具尸骨。但大家在此之前并未經歷過這種事情,所以紛紛被眼前一幕驚嚇到。隨后,專家們整理心情,重新審視這位“守門人”,發現他原本并不屬于這座古墓。因為在尸骨附近不僅有一把銹跡斑斑的鐵斧,以及散落滿地的金銀首飾,還有一個年代久遠的盜洞。根據現場信息推測,那個人應該是五代到宋初時期的一名盜墓賊,但團隊內部在分贓時產生沖突,他被隊友暗下毒手,這才留在墓中。直到整個墓穴清理完畢,專家確認墓主人正是唐代的永泰公主。而正因為這座墓穴被意外發現,也引出歷史上一段離奇的往事。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出生于皇室之中,原本可以享受榮華富貴生活的她卻英年早逝,與當時的女皇帝武則天有著密切關系。眾所周知,唐高宗李治之后,應該由唐中宗李顯繼承大統。但由于當時武則天大權在握,李顯登基沒幾天便被趕下臺,不久之后武則天正式登基稱帝。因此,李顯與其他李氏子孫只能淪為武則天案板之上的魚肉,任人宰割。而武則天又是一位心狠手辣之人,連自己的親人都可以下手,更何況是對自己有威脅的李氏子孫。大足年間,永泰公主的丈夫武延基同其兄李重潤在背后議論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因此得罪武則天,直接下令將二人處死。至于永泰公主,聽聞丈夫與長兄被殺害,次日于洛陽難產而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