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氣?真氣是怎樣被制造出來的?
在上一節里,我們說到了,氣可以劃分為天地自然之氣和人體之真氣。中醫精、氣、神養生中的養氣,養的就是人體真氣。因此,與天地自然之氣相比,真氣是我們闡述的重點。
什么是真氣?人體之氣總稱為真氣。真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
那么,追溯一下真氣形成源頭的話,我們就會發問,真氣是由什么東西合成的呢?真氣是從哪里來的呢?
就像烹調各種美味食品都要有素材一樣,合成人體真氣也要有素材。真氣的素材來自先后天三個方面:一個是先天之元氣,也就是秉受于父母的本始之氣,一個是后天飲食水谷之氣,即重濁的地氣,和輕清呼吸之天氣。這三種氣是供給真氣源源不斷合成的源泉。
早在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對真氣來源就有明確記載。見《靈樞·刺節真邪論》:“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 這里的“天”具有兩層意思,一個是代表父母先天之元氣,再一個是代表天之清氣,即呼吸之氣。“谷氣”則是指后天攝入的飲食水谷之氣。這樣就把供給真氣合成的三個基本來源闡述得清清楚楚了。
那么,用一句話來概括真氣來源的話,那就是:真氣本源于父母先天之元氣和后天肺吸入之天氣(天陽)及脾胃攝入之地氣(地陰)的總和。
有了真氣形成的基本素材,那么真氣又是在哪里合成的呢?
毫無疑問,真氣是在人體內合成的。從嚴格的意義上說,人體五臟六腑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真氣的合成。但由于不同臟腑在人體內行使的功能各有不同,在真氣合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因此,與真氣合成關系至為密切的,還是與真氣來源密切相關的主管呼吸的肺、主管水谷運化的脾和先天元氣之本的腎這三個臟器。這正與真氣來源之肺吸入之天氣(天陽),脾胃攝入之地氣(地陰),本源于父母先天之元氣相匹配,相一致。
真氣雖為人體之氣的總稱。但依不同部位、不同功用,又說法各不同。在肺所生為宗氣,在脾胃所生為水谷精氣,在腎則為腎中精氣。
先說肺。肺主氣,司呼吸,如囊橐般將天之清氣吸入體內,再將體內代謝后的廢氣排出體外,為體內外氣之交換場所。肺所生為宗氣。宗氣依賴肺呼吸清氣而生。待其生成后,積于胸中。肺主升發肅降,集氣之升降出入于一身,參與一身之氣的生成,維持全身氣機的動態平衡。故肺主一身之氣。肺氣清肅,周身之氣服從而順行。
脾胃為后天之本。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受納與腐熟、運化功能尤為重要。胃司受納,脾主運化。一納一運,脾升胃降,納運相得,生化精氣。將飲食水谷化生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精華——水谷精氣。再由脾轉輸,上輸于肺。由肺布散全身,營養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所以,脾胃在氣的生成過程中,猶如中流砥柱,承上啟下,在上參與宗氣的生成,在下滋養腎中精氣。
腎主貯藏精氣,為先天元氣之根本。精氣雖以稟受于父母之先天元氣為基礎,但不能單靠先天之氣維系。因此,又必須通過后天呼吸之氣與水谷之氣的不斷補充、養育,才能成為維系生命活動的根本。
由此可見,人體之真氣是源于先天,養于后天。通過肺、脾、腎之間的相互配合,真氣就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了。
真氣運行法的作用原理,就是在人體這種本能性生理機制的基礎上,通過自我訓練,來強化肺、脾、腎功能的。
真氣運行法注意呼氣,加強了肺主氣的功能;意守心窩,增強了脾胃受納、運化功能;以意守丹田為核心,又大大加強了腎臟貯氣的功能。因此,真氣運行法是名副其實的培育真氣、助生真氣、增強真氣功能最有效的鍛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