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外國朋友夸下海口,要在三個月內吃遍中國的美食,結果三年過去了,還沒出過四川。
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在中國美食江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來這里旅游的中國游客有誰不為它豎起大拇指?因此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
在大多數外地人的印象中,成都就是四川美食的宇宙中心。但作為僅次于成都第二大城市,綿陽絕對是個被低估的美食天堂,因為它實在太低調了。
除了各種爆炸好吃的美食,綿陽的美景,也絕對不容錯過。
綿陽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擁有2200年建城史。是詩仙李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出生地,也是黃帝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夏王朝的締造者大禹的誕生地。
始建于唐高時期,高99米的越王樓成為綿陽市的地標建筑,被譽為天下詩文第一樓。
“一座越王樓,半部中國文學史”,共收錄了歷代大詩人題詠越王樓詩篇多達154篇,涵蓋了唐代以后的著名詩人。
這里有小故宮之稱的報恩寺,占地面積27800平方米,完全仿照北京故宮布局設計,是四川規模最大、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佛教寺院建筑群。
整個報恩寺氣勢恢宏,純木質結構,不見一顆釘子,卻能在600年的風雨中完整地保存下來,可見當時高超的建筑工藝。
白天在欣賞歷史遺跡的同時,晚上逛吃在美食江湖,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
綿陽江油肥腸
世界肥腸在四川,四川肥腸在綿陽江油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說過這樣一句話:江油是全世界肥腸的故鄉,中國最好吃的肥腸在江油。
那么江油肥腸有多好吃呢?
“讀書臺高千千尺,不及老嫗送肥腸”唐朝詩仙李白為這道美食寫下了這首詩,從此江油肥腸名聲大噪。
不僅如此,陳曉卿曾經為了吃到美味的肥腸,可以“豁出性命”。
“我去四川救災,途經江油,剛點了一份肥腸,余震來了,別人都四散逃命,但是我想我不能放棄這碗肥腸,于是我一個人在空曠的飯館里,淡定地把肥腸吃完啦。”
炒成均勻醬色的肥腸,味道醇香,軟糯卻不油膩,用舌尖一咬,鮮美而爽脆的湯汁就細密地爆開。
綿陽米粉
肥腸不僅是綿陽美食一絕,還有米粉,可以說是這里的米粉是“全國米粉的鼻祖”。要上一碗,再撒上香菜蔥花,軟爛入味的口感回味無窮,讓人忍不住想再多來兩碗。
烤腦花
很多人對腦花都帶有一絲恐懼,但在這座城市,這是一道本地人心心念叨的小城風味。
新鮮的腦花刷上本地人秘制的醬汁,放在炭火上,聽著霹靂卡啦響聲,香氣散發,老遠就能聞到,就會忍不住流口水。
綿陽冷沾沾
在綿陽,竹簽可以串萬物,只要能吃的,這里人都不會放過。
土豆,豆皮,海帶,玉米,香腸,魚豆腐,鵪鶉蛋等等,幾毛錢一串,帶著50塊錢過來可以吃到飽。
傳統手工冰粉
很多人來這都是沖著這一碗冰粉,冰冰甜甜。如果還不滿足,可以在里面加上葡萄干,紅豆,山楂,桂花等,酸酸甜甜,多種口味直穿你的味蕾。
綿陽春卷
綿陽春卷就是把土豆絲、海帶絲、胡蘿卜絲之類的絲裹到面皮里,酸甜清爽又開胃。
除了這些,綿陽還有干餅子夾涼面、軍屯鍋魁、圓子湯、咸燒白以及各種燒烤,種類繁多,讓你停留在門店、攤位前,很久都不曾移動腳步。
綿陽是僅次于成都的美食王國,是一座為了吃可以去一次的小城,這里的美食讓你眼花繚亂,讓你恨不得每天都生活在這里,不信的話,可以親自去試試。
你覺得綿陽還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