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重要嗎?很重要,你有空看一下一些北大清華學子的關于如何學習的文章,他們都告訴你預習很重要,他們都預習,所以,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預習都是必不可少的,學霸都這么做,肯定不會有錯,起碼你跟著學霸去預習,肯定不會比現在差,這個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
在上一篇文章,我指出,預習很重要,但不能越位,然后有家長對這個十分關注,怎樣做到不越位,同是小學生,不同時期預習如何處理呢?在這里我說說我的看法,供家長們參考:
一、預習的正確理解
我認為,預習不能理解成預先學習新知識,而應該理解成預先了解準備學習的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就是說,學習新知識留在課堂上。
提前學習的壞處在哪里?
要明確到,小學知識真的不難,尤其在低年級,家長很容易就把教會孩子新課的內容了,那么,接下來問題就出現了:孩子課堂上的學習就出現炒冷飯的現象,孩子愿意聽嗎?他愿意思考嗎?
必須承認,小學生一二年級的行為辨析能力有限的,他的課堂自控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上課的知識他都懂了,就會出現不聽課的現象,接著就是開小差,問題是他對知識還是掌握的,作業情況還是不錯的,這樣就讓孩子有這樣一個錯覺:不聽課也可以學習知識,我很聰明啊。他不會意識到這還是因為父母在預習中前提教了的結果,而是覺得他自己是很聰明的,如果在一二年級建立了這個觀點,這個直接影響到他將來的學習習慣,而且問題在于,小學階段的知識,家長基本都可以輔導,因此,即使孩子上課不聽課,似乎也被作業和成績掩蓋了,但到了初中,高中,預習已經無法把全部知識提前學習了,這時候,上課不聽課的后果就顯現出來,孩子的成績就會一落千丈。而且,家長和學生還不一定找到原因,以為是老師教學方式有問題。
所以我必須強調,預習不是學習新知識。
二、預習如何開啟
英語如何預習:不懂的單詞查字典,能把文章讀下來,說說自己的在閱讀中讀到什么,到了高年級可以嘗試用英語復述一下,可以了,
語文:了解生詞的意思,動筆寫一寫生字詞,作者的介紹和作者的寫作背景,閱讀文章后你可以復述一下嗎?有什么問題你不理解的,寫下來留待課堂解決。家長不要刻意引導孩子了解中心思想,某個詞語用在這句話有什么含義等,這些都是對課文有充分的理解才可以弄清楚的,這個課堂的任務。
詩詞理解也是一樣:好好閱讀,自己憑借工具書理解,有問題可以寫一寫,嘗試解決,然后讓課堂和老師一起探討問題的答案。
數學:自行閱讀內容,可以理解多少,你可以用學過的知識推導出新的知識嗎?有問題的話寫下來,留到課堂與老師一起探討。
我一直強調:預習有問題留到課堂。是的,預習真的可以留下問題,因為是為學習新知識需要,所以有問題是正常的,沒有問題才不正常,家長引導孩子閱讀,引導他寫下不懂的問題,讓他根據自己的思考嘗試解決,但真的不能為其解決,原因有二,一是正如上述,不能讓其在課堂一點新意都沒有,二是在小學階段,家長尚可以為其解決,但上到初中,高中呢?根本解決不了,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讓他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聽課不是更好嗎?
三、這樣預習會剩下有很多時間嗎?
有家長擔心,這個預習沒有涉及很深層次的知識,每天不是剩下很多時間嗎?我的觀察是,不會的,孩子們都有家庭作業,完成家庭作業在預習,我還擔心時間不夠,同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學習情況,多購買一本課外書,檢查預習的情況,時間也就差不多了。
從小讓孩子養成預習的習慣,同時養成提出問題的習慣,所以我一再強調預習不能越位,如果把握不好,成為了孩子養成驕傲自滿的導火線,后果就更差了。
知識是專業的,我們看到課本的知識,需要老師引導,通過老師的專業教學充分發揮它的教育功能,不是作為家長教會他做作業就可以了,家長們你發現沒有,你看著這個知識點,好像十分鐘就讓孩子掌握了,為什么老師還要用四十分教,還要設計導入,設計習題,教會了還要反思,這不是折騰人嗎?
真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