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癌癥中心2018年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位于女性發病譜第1位,每年新發病例約27.9萬,可以說是女性的一大“殺手”;而在男性發病譜中,前列腺癌也“躍居”第6位。而且前列腺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癥,在西方國家男性中最常見,說前列腺癌是男性的“殺手”也不為過。
最近,研究者發現這兩大“殺手”竟有著神秘的聯系。
神秘的“家族遺傳關系”
近日,西班牙癌癥研究中心(CNIO)前列腺癌臨床研究部(Prostate Cancer Clinical Research Unit)的一項研究確定了前列腺癌與乳腺癌之間的聯系——侵略性前列腺癌與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2(乳腺癌2號基因)突變有關。BRCA2突變與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等有關聯。這項研究顯示,如果前列腺癌患者攜帶了BRCA2突變和DNA-修復基因突變,那么TA的家庭成員患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其實早在2015年3月,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Karmanos癌癥研究所就有一項研究指出,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史風險,特別是那些有直系親屬患有此癌的女性。而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高出14%。更甚的是,如果該女性同時有乳腺癌與前列腺癌家族史,相對危險度則上升到78%。反過來,這項研究還證實,有直系親屬患乳腺癌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也更高。
按照這些研究結果,這兩大“殺手”之間的關系還得靠BRCA2突變“牽線搭橋”。BRCA2和BRCA1本來是兩種具有抑制惡性腫瘤發生的基因,在調節人體細胞的復制、遺傳物質DNA損傷修復和細胞的正常生長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如果這兩種基因發生突變,那么攜帶這種突變基因的家族一般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都比較高。好萊塢紅星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就是遺傳了媽媽的BRCA1突變基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分別為87%和50%,所以才會選擇預防性乳房切除術,以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
BRCA2突變不僅“牽線搭橋”,還深深影響著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
攜帶BRCA2突變的前列腺癌患者預后不良
CNIO研究人員從2013年開始,對超過400名被診斷為去勢抵抗性或激素阻滯的男性前列腺癌患者進行了5年的隨訪,一方面分析他們的遺傳特征,另一方面希望弄清楚這些遺傳特征對前列腺癌進展和治療反應的影響。最后發現,標準治療對攜帶BRCA2突變的前列腺癌患者來說并不好,而且還會產生不良反應。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艾琳娜·卡斯特羅(Elena Castro)稱,不管其他因素如何,BRCA2突變本身是導致前列腺癌患者預后不良的原因,并且還對患者的治療反應產生影響。“雖然在許多患者中,沒有存在這種基因突變的家族性癌癥病例,但我們的確發現了種系突變。而且這些突變應該在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發現,因為檢測到這種突變不僅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和治療很重要,對那些患乳腺癌、卵巢癌或胰腺癌風險增加的患者家屬來說也非常重要。”
CNIO前列腺癌臨床研究部負責人兼項目協調員大衛·歐莫斯(David Olmos)稱,對于那些患晚期前列腺癌并攜帶BRCA2突變的男性,他們的治療和隨訪可能還不足。目前CNIO已經在研究使前列腺癌更具侵略性的特征,并嘗試使用新方法來改善患者的預后。
神秘的關系促成新療法的出現
晚期前列腺癌通常用激素療法,如雄激素阻斷療法治療,但是許多患者會發展成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一般而言,對雄激素阻斷治療具有抗性的前列腺癌患者,他們的存活率平均僅為3年。
CNIO這項研究主要關注與DNA修復機制缺陷相關的遺傳模式。相比于正常細胞,癌細胞攜帶了更多突變基因,這意味著它們需要高效的修復機制。因此,干擾DNA修復機制的藥物可能對前列腺癌患者有效,因為無法修復其遺傳缺陷的細胞只有死亡一個結果。
除此外,CNIO研究人員還計劃從乳腺癌或卵巢癌的療法入手,他們正在評估卵巢癌和乳腺癌療法對前列腺癌患者的效果。
已被批準用于治療卵巢癌的PARP抑制劑,目前有多項關于其治療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截至目前,全球獲批的PARP抑制劑共有3個。2018年8月,有媒體曝出阿斯利康的奧拉帕利片(全球首個PARP抑制劑)在國內的上市申請已經審評完畢。另一種用于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藥物——卡鉑(Carboplatin),美國國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也已撥款資助在西班牙進行臨床試驗。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都不再是“殺手”。
參考資料:
1. Medical Xpress: Researchers confirm links between 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 and hereditary breast cancer
2. 央視網:國家癌癥中心:肺癌居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
3. 全球腫瘤快訊:前列腺癌家族史與乳腺癌患病風險相關
4. CPhI制藥在線:首款PARP抑制劑即將國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