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出生之時便攜帶著乾坤圈與混天綾。也正是攜帶著這樣的法寶,讓哪吒鬧出了禍事。
天氣炎熱,哪吒到九灣河游玩,他拿著混天綾攪動河水。但這九灣河是東海入海口,九灣河晃動,連帶著東海龍宮也不穩。
之后夜叉李艮上岸查看情況,與哪吒話不投機,被他用乾坤圈打死。
緊接著龍王三太子敖丙也上岸查看情況,也被哪吒打死,更甚至還被剝皮抽筋。
得知兒子慘死,龍王敖光十分惱怒,找到李靖,要他交出哪吒。
但哪吒說自己是奉了玉虛法旨轉世的伐紂先行官,誰都不能拿自己怎樣。
敖光惱怒,拂袖而去,然后到天庭告御狀。
哪吒也找到自己師傅太乙真人,想尋求一個解決的辦法。
太乙真人抱怨敖光因為兒子死掉這么一件小事就去麻煩玉帝,而他給哪吒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哪吒畫了個隱身符,讓他到天庭把敖光帶到人間,不讓他告狀。
哪吒很聽師傅的話,到了天庭,依靠隱身符,然后在南天門把龍王敖光給暴打了一頓,之后把他帶到了人間。
聊到這里,忽然就發現一個問題,玉帝是天庭之主,而哪吒卻在南天門,也就是在他的家門口,把龍王敖光給打了。敖光相當于玉帝在人間養的一條狗,俗話說打狗也得看主人。
哪吒把自己的狗給打了,玉帝竟然無動于衷?他就這么能忍?他不怕丟失顏面嗎?
那么結合封神里的劇情,小劉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打狗也得看主人不假,但也得看這狗的價值大不大。
夜叉李艮、龍王三太子敖丙,他們的死以及敖光被打,都比不上玉帝與闡教的關系重要。也可以說他們的價值不大,玉帝沒必要為了他們跟元始天尊翻臉。
二,哪吒自己所言,他是伐紂先行官。
玉帝也是昊天上帝,他需要打工仔,也即是封神。玉帝當初可是完全同意封神,哪吒是伐紂先行官,所以玉帝還真不好對他出手。
三,太乙真人給玉帝留面子了。
太乙真人是讓哪吒隱身到南天門,而不是正大光明的去打敖光。所以玉帝也不好主動出手給自己找不痛快。畢竟后面還有元始天尊呢。
四,哪吒包括太乙真人與龍王敖光,他們相當于是小孩兒打架,事情沒鬧到玉帝面前,他可以睜只眼閉只眼。畢竟哪吒伐紂先行官的身份不好處置。而哪吒依靠武力把敖光帶到了人間。只要敖光不再告狀,也就沒以后的事了。沒有事了,玉帝也可以裝作不知道。
五,元始天尊、太乙真人已經給了玉帝面子。
哪吒最后削骨還父削肉還母,這就是用自己的死來全玉帝的面子。如果只是一個敖光,包括整個龍族也不會被元始天尊放在眼里。但是玉帝發話了,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讓哪吒去死。
哪吒死了,安慰了敖光,全了玉帝的顏面,玉帝自然不會再說什么了。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