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唐僧在五行山下救了孫悟空,他們師徒便一路西行。
而孫悟空保護唐僧也是盡心盡力。
又是一日趕路,孫悟空與唐三藏碰到六個賊人。
孫悟空二話不說,掄起金箍棒,啪啪啪六聲響,便把六個賊人全都撂倒了。
看到六個賊人,本來唐僧被嚇的跌下馬來。可是當孫悟空殺了他們幾個之后,唐僧渾身來勁兒了,教訓孫悟空一番,說他做不得和尚,到不得西天。
孫悟空向來不曾受氣,怒火升起,一個筋斗云便飛走了。
這是唐僧與孫悟空第一次起沖突。當然,唐僧并沒有直接出口趕孫悟空走,可他說孫悟空做不得和尚,潛在意思不就是不要孫悟空了嘛!
按理說孫悟空實力強大,看到這么一個強大的徒弟,唐僧該是很高興。
看他前面那些隨從,很輕易便被殺了。這一路向西,可是多災多難,唐僧也應該早就料到了,他應該小心翼翼的哄著孫悟空,但他沒有,話中意思反倒是逼走孫悟空,他為何如此做?
小劉分析,原因有幾點。
其一,不想惹麻煩,害怕官府追查。
唐僧其實很膽小,也很怕事,從他數次的言語中便可窺探一二,比如這次,唐僧對悟空說道,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沖撞了你,你也行兇,執著棍子,亂打傷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
唐僧,其實是有些擔心到了城市自己無法脫身,所以想讓悟空看清形勢,把他們打走就行了,本沒想逼走孫悟空。
其二,唐僧想讓孫悟空按照他的命令行事。
唐僧就是孫悟空的領導。就算孫悟空要殺人,也是他唐僧說,“悟空,把他們幾個超度了吧!”那么這時孫悟空才能殺人。
所以,孫悟空擅自做主,這讓唐僧很不開心。想顯擺一下他作為領導的權威,可惜孫悟空不吃他那一套。
其三,唐僧養成了喜歡講幾句話顯擺自己高高在上的習慣。
畢竟唐僧在大唐時,就是有德行的高僧,他經常給別人做佛法的培訓。
有的人喜歡喝酒,有的人喜歡抽煙,但唐僧就喜歡給人做培訓,逮著機會就想說幾句。
其四,當然,這個原因在小劉看來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唐僧知道自己無時無刻都被監視著。
比如今天吃了幾個饅頭,咬了幾口,甚至上廁所用了幾張手紙都被調查的一清二楚!
當時,唐僧在雙叉嶺,被寅將軍捉住了,但夜晚,太白金星救了他。太白金星臨走之時,給唐僧留下了四句話。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
唐僧有難,太白金星來救他。太白金星不是無意路過,而是特來搭救汝生靈。說的這么明白,唐僧還不知道啥意思嗎!
可能太白金星只想告訴唐僧,雖然前途艱難,但讓他被怕,有什么危險自會有人來搭救的。
但唐僧也同時知道,自己被監視了,不然,怎么會有危險就有人來搭救呢?
當唐僧逃走了之后,又遇到狼蟲虎豹,接著,又碰到獵戶劉伯欽,他又救了唐僧。
一次被救可以說偶然,兩次被救那就不是偶然了。唐僧又不傻。
既然自己時時刻刻都處于別人的雙眼之下猶如赤身裸體,那就必須表現出自己有道高僧的儀態。
所以,當唐僧訓斥悟空的時候,說出了這么一番話,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在佛教眼中,眾生平等,一切生靈,螻蟻和飛蛾也是生命。當然,他們也并沒有如此做,只是說說罷了。比如孫悟空殺老虎,也沒見唐僧阻止。
當然,唐僧也只是表演給背后監視他的人看的。
其五,查探觀音菩薩的底線。
唐僧可知道自己水平怎么樣,只要沒孫悟空保護,他分分鐘就有性命之憂。
誰時時刻刻都被監視著心里絕對不好受。唐僧也是借著孫悟空殺人的機會發飆。能激走他最好。
唐僧要看看,觀音菩薩為了讓自己完成西天取經的任務,她的底線在哪里。
所以,唐僧一方面必須表現出有道高僧的模樣,另一方面也要讓觀音菩薩知道自己也是有脾氣的人,要說不好,這經他還真敢不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