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琦 宋暉
2008年高考最后兩周倒計時,對高三學子來說,已經進入考前沖刺階段。如何在溫書假期間取得卓有成效的復習效果,怎樣才能找準備考的方向,進考場之前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本報特邀請來自福州一中、福州三中、福建師大附中各學科教學經驗豐富的高三老師,為即將走進考場的高考學子們歸納高考沖刺備考策略和臨考技巧。
語文:關注當前生活和社會熱點
指導教師:福建師大附中高級教師薛章輝
[復習建議]
首先,要針對薄弱環節、有的放矢,沖刺階段的復習訓練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切忌題海戰術。可以將前一階段的習題和試卷進行回顧,掌握答題技巧,進行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
其次,重新熟悉《考試說明》,對照每一個考點進行復習,針對考點做一兩道訓練題,有選擇地進行熱身訓練。例如:科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文化經典閱讀、詩歌鑒賞、名句名篇默寫、文學名著考查、文學作品閱讀、語文運用等等,在復習中“一個都不能少”。
第三,占了語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有70分,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亮”,雖然臨考階段不可能一篇篇重新寫作文,而且絕大多數考生的作文水平也已經定性,但在儲備寫作素材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1.素材儲備。當前最主要關注的是現實生活和社會的熱點問題,關注激情人生,選擇鮮活的寫作素材,避免沒有靈動性的陳舊素材。例如:多難興邦、眾志成城、愛心奉獻、堅韌頑強、愛心無價、尊重生命、兩岸情深、總書記和總理的肺腑之言、心系奧運等等。
2.情感儲備。作文要以情動人,總而言之有“五情”(親情、友情、師生情、鄉土情、愛國情)和“五心”(忠心、關心、愛心、孝心、信心)。
3.文化儲備。復習階段可以利用現有的材料,如課本的名篇和讀本的精華篇目;鮮活的時文,如《海峽都市報》每日時評、《讀者》、《意林》等;背誦識記一些名言警句和有哲理的睿智新語;從細微處的小事著眼等等。
4.理論儲備。高中作文通常需要展現濃烈的思辨色彩,使論述的觀點比較有力度。例如: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一分為二的觀點、存在與意識、外因與內因、量變與質變、主流與支流等等。
建議考生要利用這有限的復習時間,多看報刊媒體上反映社會熱點的問題,多關注鮮活的時文,不要到考場上讓思路郁結。一般來說,每個考生只要掌握五個素材,很好地駕馭這些材料,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文章基本都可以為我所用。
[應考策略]
對于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閱讀來說,在備考時首先要理解揣摩標題的含義;其次散文的開頭部分一般點明了中心思想;中間部分與開頭照應;結尾部分深化中心,起總結作用。
對于今年的新變化,自科文閱讀考查部分(6分),今年以主觀題的形式移到II卷中,答題時要理解點明這一段意思的關鍵詞是什么,這個關鍵詞往往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
對于語用題來說,首先要整合概括篩選信息,其次要注意仿句,第三是對聯的技巧,第四是語言表達、轉述、復述。
對于名句名篇默寫(6分),大多出現在高中語文課本(1~6冊)基本篇目帶*部分,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在默寫部分不要寫錯誤字,否則整句一分不得。
對于文化經典閱讀,要把握不同經典最顯著的代表性,如孔子的“仁者愛仁”、孟子的“仁政愛民”、莊子的“事物互相矛盾、相對辯證、養生之道”等等,抓住這些特點有選擇地進行重點復習,掌握那些最能表現不同經典精髓的篇目。
最后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要利用最后的時間練練字,保證考場上試卷卷面清晰工整,給評卷老師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