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林彪
1942年1月5日,國民黨軍統局西北特區少將區長程一鳴接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蘭州航空檢查所的緊急報告:有一架來自蘇聯的運輸機已在蘭州機場降落,上面載有一批蘇聯人員,另有一名中國軍人,他是第十八集團軍第一一五師師長林彪。
程一鳴是老牌的軍統特務,是戴笠手下的干將,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他便立即密報給蔣介石,請示如何處置。蔣介石在接到這封密報后,反復思考后作出了批示:不要為難林彪,要接待好他,并妥善護送他回延安!
“七七事變”爆發后,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戰的階段。
1937年8月22日,林彪從延安趕到洛川,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除去討論國共雙方達成將在陜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等協議外,還決定組成由毛澤東任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主席的11人中央軍委,而林彪在這次會議上當選為軍委委員。
不久后,中央軍委發布命令: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
林彪被中央軍委任命為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師長,聶榮臻為副師長(后改為政委),羅榮桓任政訓處(后改為政治部)主任。在“洛川會議”期間,一一五師已由羅榮桓率領,東渡黃河,在晉南的侯馬登上火車,朝晉東北抗日前線開進。
圖丨毛主席和林彪
部隊在晉北的原平車站下車集結待命。林彪在開完會后,便立即趕到原平,整頓部隊。當林彪趕到一一五師師部時,正值閻錫山的部隊兵敗如山倒地潰撤下來。林彪在看到這種情況后,他心里便明白在山西晉北山區打陣地防守戰是行不通的。
為此,林彪在率部行進過程中,一直在考慮如何打好一一五師開赴抗日前線的第一仗。
8月下旬,林彪率部抵達晉北靈丘以南的上寨地區。這時,靈丘已被日軍板垣師團攻占,正欲向晉東北的平型關開進。林彪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便立即帶人前去平型關察看地形,林彪看后認為此地是個很理想的打伏擊戰的地方,便決定在這伏擊敵人。
不得不說,林彪的戰術很是成功,這一戰成功殲敵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1000多人,炸毀軍車100余輛、大車200輛。繳獲炮彈2000余發、機槍20余挺、戰馬50匹、步槍1000余支以及大量軍需物資。
平型關大捷后,林彪部分到了不少物資,團級以上干部人手一件黃呢子軍大衣,林彪也不列外。不久后,林彪接到黨中央的調令,率部向隰縣方向前進。在路過閻錫山的地盤時,提前跟他們的哨兵取得了聯系,但對方不知為何未能及時通知后面陣地哨。
圖丨右一為林彪
在行軍過程中,隊伍中有不少人穿著繳獲來的日軍軍大衣。如果遠距離看的話,根本難以分辨敵我。當閻錫山的部隊的哨兵在看到這隊人馬后,誤以為是日軍襲擊,并率先開了槍,結果剛好擊中了林彪,林彪從馬上倒了下來。
部隊中的醫生連忙對林彪進行了診斷,所幸子彈并未擊中要害部位,不然結果難料。
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在得知林彪負傷的消息后,紛紛打來慰問電,毛主席還特意派有“軍中名醫”之稱的傅連暲來為林彪治療。晉南根據地醫療條件有限,林彪的傷勢又有所惡化,毛主席在得知這個消息后,馬上指示八路軍總部派出專人護送林彪回延安治療休養。
林彪受傷的消息,引起國共兩黨要人的普遍關注。蔣介石等人都給林彪發去了慰問電。林彪還在山西時,有一個戰地記者過黃河去看他,給他帶去了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等人和中共中央的慰問電報。
不久后,林彪被送回延安養傷。不過延安的條件也有限,林彪的傷勢也沒有愈全,為此毛主席、朱德、張聞天等中央領導人很是著急。在經過中共中央研究后,決定將林彪送到蘇聯治病。
圖丨林彪看地圖
1938年9月,林彪在新婚妻子張梅陪伴下抵達蘇聯首都莫斯科,并受到蘇聯領導人的熱烈歡迎,并將林彪安排到莊園內,一邊接受治療,一邊療養。當然在蘇聯期間,林彪并不是一直都是休息狀態,他會在空閑的時候翻閱軍事書籍,思考國內戰爭形勢等。
關于林彪在蘇聯的情況,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工作人員趙研極曾回憶道:
他蒼白而脆弱,一副學者般弱不禁風的身材。身穿灰色法蘭絨制服,臉上綻放謙遜的笑容,要不是他那副又濃又黑的眉毛和沉著果斷的眼神,根本難以相信這個在俄式壁爐前伸手歡迎我的年輕人,就是中共赫赫有名的將領林彪。
在經過兩年多的療養后,林彪的身體日漸好轉。1941年,林彪收到了中共中央的來電,要他盡快返回抗日前線,林彪才結束了在蘇聯兩年多的療養生活,返回祖國。
林彪一回國,遠在南京的蔣介石便立即知道了,這是新疆督辦盛世才電告蔣介石的。由于皖南事變的緣故,國共兩黨的關系很是緊張,外加上世界大環境的改變,迫使蔣介石想要緩和和共產黨的關系。為此林彪的此次回國,讓蔣介石很感興趣。
蔣介石特意給西安和蘭州等地的軍政長官作出批示:不要為難林彪,要安全護送他返回延安!正是因為蔣介石的這一道命令,這就讓林彪一路上沒有遇到什么麻煩,在途經蘭州時,國民黨眾將紛紛設宴款待林彪。
林彪在抵達西安后,胡宗南還特意從前線回來,專門跟他的這位學弟吃飯聊天。
圖丨林彪
1月31日,林彪和胡宗南進行了一番長談。在這次談話中,林彪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和胡宗南談了有關國共兩黨的問題,并得到了胡宗南的認可。
2月20日,毛主席在給劉少奇、彭德懷的電報中專門贊揚了林彪的統戰工作:
林彪返延身體好了許多,惟尚須休養。他在蘭州西安統戰工作做得很好,與胡宗南諸人曾有深談。
2月中旬,林彪乘坐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汽車回到延安。毛主席在聽說林彪回來后,非常高興,便決定親自出面迎接。
林彪在返回延安后,因為身體的緣故,黨中央并沒有立即派他到前線指揮作戰,反而是將他安排在中央黨校工作。在中央黨校工作一段時間后,林彪接到了黨中央派給他的任務,前去重慶見蔣介石并進行談判。
毛主席和黨中央之所以選林彪,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林彪畢業于黃埔軍校,曾是黃埔校長蔣介石的學生;第二,林彪又是舉世聞名的平型關大捷的指揮員,在海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三,林彪剛從蘇聯回國,有國際和蘇聯的背景。
圖丨林彪
不過這次林彪前去談判的結果并不順利,蔣介石依舊沒有誠意,只是在繞圈子,根本不解決實際問題。沒辦法,林彪也只好返回延安。這次出使使命結束后直到抗戰勝利,林彪再也沒有出去,既沒有重返戰場,也沒有承擔重要的職務。
1945年8月8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8月中旬,蔣介石連續三次電邀毛主席赴重慶談判,抗戰勝利后的國共關系進入是和是戰的關鍵性時刻。抗戰的勝利來得有些突然,按照中共中央的原先預計,至少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戰勝日本。
不過面對新的局勢,黨中央的領導也沒有驚慌失措,反而是根據形勢發布各種命令。一方面,毛主席和周總理等人一起前往重慶跟蔣介石談判,看看他是真和談還是假和談,一方面前來中央開會的各高級將領,立即趕回崗位,執行中央的新政策。
當時林彪接受到的任務是前往山東,主持大局。因為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身體不太好,急需治療和休息。毛主席點將林彪來山東,自然是有著一番深思熟慮。首先,山東這個地理位置很重要,堪稱戰略要地,不能丟,必須要有一位有能力、有威信、深受中央信賴的戰將駐守在此。
圖丨林彪舊照
其次,山東軍區的主力部隊是由林彪的老部隊一一五師發展而來的,林彪任職后指揮起來會得手應手,需要磨合的時間很少,能立即發揮部隊的戰斗力。
不過就在林彪前往山東途中,東北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此地也成為國共兩黨爭奪的焦點。根據中蘇達成的協議,蘇聯在日本投降后的三個月內撤出東北地區。
按照這個協定,蘇聯部隊將在12月初全面撤出東北地區。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遠在云南、貴州等地的國民黨部隊根本無法大批進入東北地區,而這就給共產黨提供了搶占戰略要點的機會。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林彪接到了黨中央的緊急通知,讓他趕赴東北任職。1945年10月中旬,林彪抵達沈陽。10月31日,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正式成立,林彪擔任總司令。
與此同時,國民黨的反應速度也不慢,他們憑借美軍的飛機和運輸船,快速往東北調集了大批部隊,想要和共產黨部隊在東北戰場上一較高低。不過當時共產黨在東北基礎薄弱,如果和國民黨軍硬碰硬的話,不是明智之舉。
圖丨林彪
為此,林彪便火速致電中央軍委及東北局:
我有一個根本意見,即目前我軍應避免被敵各個擊破,應避免倉惶迎戰,應準備放棄錦州及以北二三百里,讓敵拉長分散后,在選弱點突擊。
毛主席在收到林彪的電報后,點頭笑著說:“林彪的主意不錯!我們不一定非得死守著城市不放,在東北搞幾個根據地穩住腳跟后,在和國民黨好好過過招!”
不久后,黨中央作出了批示:“我黨現在的首要目的便是建立根據地站穩腳跟,根據地的選擇應遠離大城市!”
盡管撤出了大城市,但這并不意味著共產黨失去了先機。按照中央的指示,林彪率部撤出了大城市,并駐扎于最外側,以便拉長敵人戰線,選擇有利作戰時機。
1946年1月初,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林彪為總司令。與此同時,遠在重慶的周總理等人也與國民黨達成停戰協議,并規定從13日午夜生效。不過蔣介石內心并不想如此,便執意要將東北排除在外,還密電部隊搶占東北的戰略要地。
關于蔣介石的小九九,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自然是看得清楚的,并致電林彪:“國民黨仍有動武的想法,請務必要謹慎!”
林彪認為這場仗遲早要打,現如今趁著和平的瞬間,就應該思考如何打,做好相對應的準備,首先是戰術。
圖丨林彪畫像
林彪在前往東北任職時,可謂是身經百戰,軍事經驗很是豐富。外加上,在蘇聯接受治療時,林彪并沒有閑著,反而是鉆研軍事理論知識,并取得一些新的感悟。為此,林彪在跟國軍交手后,便總結出一系列的作戰原則,人們也將其稱為“六條戰術原則”:
一點兩面戰術、四快一慢戰術、三猛戰術、四組一隊戰術、三三制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
對于林彪搞出來的這些戰術,毛主席也非常好奇。在1946年9月,毛主席還特意給林彪發電報詢問:“你們所說的'一點兩面’的戰法,是什么意思?”
林彪在收到毛主席的電報后,便立即回電解釋:“所謂一點,就是集中優勢兵力于主要攻擊點上。反對在各點上平分兵力的辦法;所謂兩面,就是說必須采取勇敢包圍辦法,防止敵之突圍逃走。兩面是指至少兩面,兵力多時也可以是三面四面。一點的精神在于保證一定要打垮敵人,兩面的精神在于使打垮的敵人不跑掉。”
圖丨林彪
可以這么說,在戰術上林彪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東西,他的這些理論對于東北戰場的勝利也是起到積極的作用。在之后的歲月中,林彪所指揮的四野一路從東北打到了海南島,立下了赫赫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