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如何解讀】...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如何解讀】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總稱;也是一個大的運輸通路。如《難經》中所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三焦通行著元氣,是人體元氣升降出入的道路,并且是主干道。元氣根于腎,通過三焦向上噴灑而出。其特點:越靠下越緊湊,越向上越松散。
上焦如霧是指上焦主宣發衛氣,散布精微,上焦接受來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過心肺的宣發散布,布散于全身,發揮其營養滋潤作用,好像自然界的霧氣籠罩無微不至一樣,若霧露之溉;
中焦如漚是指脾胃運化水谷,化生氣血,如釀酒一樣,胃受納腐熟水谷,由脾之運化而形成水谷精微,以此化生氣血,并通過脾的升清轉輸作用,將水谷精微上輸于心肺以濡養周身。
下焦如瀆是指腎、膀胱、大小腸等臟腑主分別清濁,排泄廢物;下焦將飲食物的殘渣糟粕傳送到大腸,變成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并將體內剩余的水液,通過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變成尿液,從尿道排出體外。
這種生理過程具有向下疏通,向外排泄之勢。霧是氣態,輕浮松散,居于上焦,心肺要霧,不能實;瀆是指水溝,作用是向地勢低的地方排水,對應的是下焦的狀態;漚是指用水浸泡使其化,處于霧和水的中間,配屬中焦。
綜上論述,三焦是通行元氣,運行水谷、水液的通道,是人體各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關系著水谷精微特別是津液的吸收、輸布與排泄的全過程,三焦總司人體氣化。若三焦氣化失司,影響全身之氣的運行,水谷和水液的運行。不同部位相應臟腑氣化不利,如上焦之肺,中焦之脾,下焦之腎與膀胱失常,導致水液潴留,而發生小便不利、水腫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