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過程中
大手牽小手,幸福向前走!
文/ 依依媽媽
復旦法律系畢業,注重雙語啟蒙、古詩講解,公眾號“育兒修行記”,分享育兒日志和教育資源。
女兒依依,在魔都一所公辦小學讀四年級。(手手君備注:這是依依媽媽當年寫的文章,孩子現在已經讀初中啦!)
前幾天,期中考試成績出來。晚飯還沒吃呢,娃就耷拉著小臉主動跑來告訴我,數學成績出來了,差一分就是“良”——才90分。
我心里一緊,不動聲色地問,都錯在哪兒了啊?
她小心翼翼地抬頭看了我一眼,回答說,計算部分扣了7分。
我只能一聲嘆息:唉!果然!在哪里偷的懶,就會在哪里出問題。
雖然她成績不算差,近三年來每次期末考試語數外等第一直是“優”,但等第制你懂的,100分也是優,80分也是優,學霸們交出的成績單是每次考試都接近滿分。
所以,親愛的 大手牽小手 的家長們,我一定要先來分享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掉過的坑,以及身邊那幾個真正學霸的學習經驗,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真是值得學習借鑒的!培養了良好的態度和習慣,高分就是水到渠成的。
01
認認真真朗讀
現在提倡減負,小學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回家是沒有書寫作業的,主要作業就是朗讀。比如“朗讀課文3遍”。
這么簡單的作業,有什么可說的呢?
說實話,我以前也不重視朗讀,尤其是英語朗讀作業。就這么兩句對話,大部分小朋友上學前早都會了。
所以我當時覺得,讀1遍,只要會念就行了。語文也照此辦理。省下時間,做做運動看看書,或者學點其他的不好嗎?
殊不知,我給剛剛入學的孩子造成的認知就是,原來口頭作業可以不用認認真真完成,原來完成作業還有另一種方式——偷工減料。
后果到二、三年級才開始顯現。
娃有好幾次語文單元測驗的成績很不理想,問題主要集中在詞匯積累、課文內容填空等方面——這說明她對課本的內容掌握得不扎實。
而在娃考得七零八落的同時,她的學霸同學卻能在三年級有作文的情況下考98分。我這才想起來,有一次家長會上學霸父母作為優秀家長代表上臺分享的一條經驗:老師要求讀3遍,他們回家讀5遍。
我當時也十分震驚于他們的認真,但是心里卻有些不以為然,這是不是有些太死板了?
后來我才漸漸領悟到,朗讀是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聲地朗讀,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還有各種其他好處:
大聲朗讀,必須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因此能夠提升孩子的專注能力,能夠幫助課文記憶,能夠更好地掌握運用詞匯……
另外,長期大聲朗讀真的是能夠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有利于形成語感,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振奮愉悅精神……
所以,到了三年級才明白,無論是語文還是英語學習,朗讀都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即便是數學,多讀幾遍公式定理也有助于理解,多讀幾遍題目還能幫助解題。
在跟娃一起反省了朗讀上犯的錯誤后,她再也沒有輕忽過朗讀作業。每次都一絲不茍、認認真真地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的語文成績明顯進步了,這次期中考試語文考到了94.5分。
所以這就是我們栽過的第一個坑——朗讀作業,值得孩子和家長認真對待。
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剛剛進入學校開始學習生涯的時候,就要養成無論哪種作業都要認認真真完成的習慣。
02
認認真真寫字
在學寫字的最初,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執筆的姿勢和坐姿。姿勢不正確不僅會導致孩子寫字寫得慢,長此以往還容易造成近視、駝背等問題。
其次是要按照筆畫順序來。倒筆畫是孩子很容易犯的錯誤,也是低年級考試常考的點。
最重要的是要字跡要端正、干凈,一筆一劃,筆畫清晰。字大部分情況下是寫給別人看的,潦草的字跡不僅反映了自己敷衍的態度,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依依有一次放學回家后悶悶不樂的,幾經盤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被她喜歡的數學老師給批評了,而批評的原因,則是因為她數學作業簿上字寫得不認真。
因為前一天晚上她寫作業時,不知為了什么事在賭氣,然后字就寫得非常失當,老師也一眼就看了出來,于是對她進行了批評。
我一聽,就在心里默默感激老師的嚴格要求。
對孩子嚴格要求,其實要花老師很多心力。
誰也不想做窮兇極惡、討人厭煩的人啊,老師也一樣。仔細批改孩子的作業,把他們的錯處和不認真的地方不厭其煩地指出來,又費力又不討好,很多老師已經不愿意那么做了。
因為現在的家長主張太多,現在的孩子輕易批評不得。批評幾句,孩子回家一告狀,說不定倒會引來家長的投訴。
其實,嚴格要求孩子的老師,是真正對孩子負責的老師。好學校和差學校之間的差別,有時候往往體現在對孩子的要求上。
即便是家長,要做到嚴格要求也是不容易。比如,我們家娃握筆姿勢不正確,一開始我們也時時提醒,還換了幾種握筆器,但是見效不明顯后,也就沒能堅持嚴格要求。到如今積重難返,要改起來就更難了。
因此,請各位家長不要步我們的后塵,從小就注意孩子的寫字問題,對姿勢、筆畫和筆跡嚴格要求。
當然,要注意方式方法,鼓勵往往比批評更奏效。孩子的本心都是追求向上的,一開始寫字的時候,往往因為想寫得好看而多次擦掉重寫。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不耐煩,要勸孩子不要著急,多多表揚她寫得好看的字。
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就能讓孩子的字越寫越好看,越寫速度越快。面對今后日漸增多的作業也能游刃有余,完成得又快又好。
03
認認真真計算
再來說說我們掉過很多次的計算大坑。
現在大家都鄙視應試教育,覺得不能把孩子培養成做題機器,要培養創新意識,要有批判性思維。數學能力主要是思維能力,計算這種簡單的小事,留給計算器就好啦!
所以,課外機構發下來的計算小超市,糾結之下,我們就沒忍心要求孩子做。后果就是,一到三年級,幾乎每隔一段時間計算就會出問題。
校內數學課上,每次上課的前幾分鐘老師都會讓孩子們先做計算練習。錯的多了,老師就會要求回家必須額外加量練習。
偏偏我家孩子是自尊心特別強的,每次被老師點名要求加做作業,都會覺得特別丟臉。所以,要想不丟臉,只能自己勤練習。
做計算題確實比較枯燥。但是任何知識的掌握,都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沒有一定量的練習,就是會學得不扎實。
比如,一開始的加法進位、加號減號看錯,后來的2位以上退位減法,計算速度慢,都是我們曾經出現過的問題。
但是只要稍微花一點時間,有針對性地加強一下計算練習,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娃最近的幾次隨堂測驗,也是屢次出現計算問題。我只是提醒了她該加強一下計算訓練了,并沒有去關心督促,結果娃一貪玩一偷懶,于是期中考試又把問題再次暴露了出來。
計算能力真的是非常基礎的能力,如果連基本的計算都會經常搞錯,又談什么數學思維邏輯推理。萬丈高樓平地起,計算就是數學大廈的地基。
我們不要因為怕耽誤孩子的 “快樂童年”,而不忍心給孩子提要求。基本的計算能力,必須要過關。
04
為了培養認真態度
需要做做減法
其實,無論是認真朗讀課文,認真把字寫端正,還是認真做好計算,并不比潦草應付作業多花多少時間,無非就是每項作業多上5-10分鐘。
這多花的幾分鐘,收獲的卻是,扎實的學習基礎和認認真真的學習態度。
我們都急著讓孩子做運動,做閱讀,學奧數,學英語,練鋼琴,練畫畫,每天跟孩子說得最多大概就是“快、快、快”。往往忽略了過程。
然而,貪多嚼不爛。學那么多,孩子真的都學好了嗎?
如果孩子在學習的早期,確實動作比較慢,時間不夠。那么,我們就該做做減法,要保質不保量。先保證課內都吃透了,再考慮其他。
因此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做事的習慣,孩子一生都會受益無窮。
說起來,我也是做了不少年學霸的。尤其是初中時期,常年保持年級前三。別人都夸我聰明,我也信以為真。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學業一直順利的根本原因,其實在于從小認真學習的習慣。這還得歸功于我處女座的老媽。
我老媽做任何事情都井井有條認認真真,小時候看到我頭發有一絲不服帖亂糟糟,她就會立即抓過來重梳。她洗完晾好的衣服無需熨燙,她擦過的地板干凈得就跟舔過似的。
也不知道是言傳還是身教,所以我從小對待學習也是十分認真。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字寫得不好反復擦寫,把作業本擦出個洞來還哭鼻子的事,到現在還能記得。
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作業。小學時學習成績雖然名列前茅,也不算特別拔尖。但是經過六年認認真真的學習,厚積而薄發,到了初中時就顯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優勢。
從普通初中進入市重點高中后,我也經歷了一個從成績中等到慢慢逆襲的過程。高中好友說,對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直挺認真的”。
那么大學里,哪種人學習最優秀,能拿一等獎學金呢?
沒錯!當然還是學習最認真的人。名校里不乏天賦智商極高的人,但拼到最后,拼的還是認真二字。
比如,我大學室友就是特別認真、特別靠譜的那種。跟她比認真,我認輸!每次考試前,我們都要問她借來課堂筆記復習備考。
進入職場以后,認真做事的人也特別受歡迎。比如我室友跳槽多年后,前老板還是對她念念不忘,隨時歡迎她回去。(親愛的,如果你看到這里,請注意,我絕對不是暗示你不聰明)。
前面提到“智商”,好像我們是把它當做一種與“認真”相對的東西,其實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大家有沒有問過孩子或者自己一個問題:人的聰明程度是固定不變的嗎?
相信智商是天生的、遺傳的人,被稱為智力的“實體論”者,而相信智商是可以從經驗和學習中得來的,則是“漸進論”者。
如果你的孩子是實體論者,那你可得注意了,他們可能會過于在乎別人的肯定,不敢追求有挑戰性的目標。這對他們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事實上,聰明從來不是固定的,是可以慢慢培養出來的。
認真,你就聰明了!
音樂神童莫扎特,6歲就跟著父親巡回演出,可少有人知道他4歲開始練琴,登臺前已經練習過3500個小時。
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夠天才吧?可是鮮有人知他曾經“三擬詞選”,這本700多篇的前朝詩文總集,他不僅是讀背默,而是仿寫了三遍。大部分都因為不滿意而焚毀了,只留下了《擬恨賦》和《擬別賦》。2100多篇仿寫的詩賦!!我算了算,我從小到大寫的所有作文和近三年寫公眾號加起來的文章,都還沒有達到這個數量。
所謂的天才,要有著跟天一樣高的認真態度!
我并不是要否認這個世界不存在天賦秉異之人,只是大部分人天生的智商和能力都差不多。但是認真的程度卻會差很多。
每個小孩天生的習性都是相近的,都很貪玩,都想偷懶。要讓他們一開始就真心地熱愛學習,確實比較難,畢竟現在大部分人生活富足,他們沒有強烈的動機去這么做。
但是,養成認認真真朗讀、認認真真寫字,認認真真計算的習慣并不難。只要我們播下“認真”的種子,多澆水勤施肥,就真的可以靜待花開。
和我喜歡的 大手牽小手 公眾號的家長們共勉!
如果您是小學生家長,非常歡迎您留言分享進入小學后的心得建議,幫助現在幼兒園的家長們繞繞坑~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