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四大美人,相信大家都如數家珍,都能隨口而出,她們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而文人仕子們更是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她們4位,足以見證她們傾國傾城的容顏。不過,事有正反,有美必有丑,那你知道古代的四大丑女?今日,筆者便帶您來認識一下古代的四位丑女,她們的人生極其精彩,沒有被丑陋的相貌感到自卑,個個活成了大贏家,甚至有的成為了一國之后——
第一丑:嫫母
在上古時期,我們偉大的老祖先黃帝曾娶了一位相貌極其丑陋的女子為妾,而她的名字叫嫫(mó)母,不過,人家嫫母容顏雖丑,但是內心卻非常的善良,可謂是品德賢淑、性情溫柔,惹得老祖先黃帝都說了:“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看到了沒?老祖先說了,不要太看重容貌,只有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麗之人。
不過,嫫母雖丑,人家卻是個賢惠的女子,幫著黃帝料理后宮,將一切事物打理的井井有序,深得老祖先黃帝的喜愛。后來,嫫母還發明了歷史第一面鏡子,她從勞作的石頭中,發現了反光的石板,便將它打磨成了一面鏡子,不得不說,嫫母不僅賢惠,還聰慧靈敏。
在唐代的《琱玉集·丑人篇》中,有關于嫫母的相貌記載:“錘額顣頞,形麁色黑”,啥意思呢?意思是說,嫫母的長相“額如紡錘,塌鼻緊蹙,體肥如箱,貌黑似漆”,簡單來說就是額頭突出、鼻梁塌陷、身體肥碩。皮膚如漆,想象一下那個畫面,簡直令人難以接受。因此,這嫫母位居古代四大丑女之首,應該是實至名歸。
第二丑:鐘無艷
戰國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大丑女,她的名字叫鐘無艷,丑到什么程度呢?據文獻記載:“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皮膚烤漆”,筆者一個個的解釋一下,“凹頭深目”,意思是額頭突出,眼睛下凹;“長肚大節”,意思是沒和男人親熱過,肚子卻像懷了孕那般大;“昂鼻結喉”,意思是說鼻子朝天看,喉結比男人還大;“肥頂少發”,意思是說一顆碩大的腦袋,稀疏的頭發;“皮膚烤漆”,意思是說皮膚非常的黑。
這樣的相貌,導致了鐘無艷到了40歲仍然還嫁不出去,可是,人家盡管沒人上門提親,可是心中卻志氣非凡,愣是揚言非王侯將相不嫁。且最重要的是,鐘無艷還心動不如行動,直接進宮面見齊宣王,當時的齊國危機四伏,而齊宣王甘于享樂,夜夜笙歌,殊不知國勢日漸頹廢,鄰國們虎視眈眈,鐘無艷當場向齊宣王陳述了齊國的種種危機,齊宣王聽后驚嘆不已,當即承認了錯誤。
而后,為了表示自己決心改過,放棄一切享樂之事,齊宣王將后宮的所有佳麗全部打發回家,并且立了鐘無艷為王后,以此來彰顯他不是一個貪圖美色之人,也從此,在鐘無艷的幫助和鞭策下,齊宣王勤政改革,勵精圖治,經過為了多年的努力,終于將齊國帶入了巔峰,成為了六國的佼佼者。歷史上,也因此留下了兩句成語“丑勝無艷”和“自薦枕席”,說的就是鐘無艷和齊宣王的故事。
第三丑:孟光
有一個成語叫“舉案齊眉”,說的就是東漢時期,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的故事。據傳言,孟光隨丈夫梁鴻到吳地給一大戶人家當傭人。而每當梁鴻回家時,妻子孟光總是將飯食舉過眉間,以此來表達對丈夫的尊重。
據文獻記載,孟光長得十分的肥胖,且皮膚黝黑,容貌欠佳,但力氣極大,能力舉石臼。當孟光到了嫁人的年紀時,卻無一人上門提親,父母被她的婚事愁的日夜寢食難安,足以看出,這孟光是有多么的丑陋了。
不過,孟光也和鐘無艷一樣有志氣,盡管長得丑,但是卻心志高,她直言不諱告訴別人,“此生只嫁梁鴻”,眾人一聽,紛紛掩面而笑,個個覺得孟光簡直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要知道,人家梁鴻可是一位英俊瀟灑,滿腹詩書的才子,是多少女孩子的夢中情人,而孟光如此丑陋的相貌,豈是梁鴻的菜?
但是,事情就是這么神奇,最后,梁鴻真的娶了孟光為妻,成親后,二人夫妻和睦,恩愛有加,孟光替丈夫梁鴻打理家務,將一切事物處理的井井有條,深得梁鴻的寵愛。后來,梁鴻拋棄了富裕的生活,帶著孟光來到了霸陵山中隱居,夫妻二人過起了男耕女織,吟詩彈琴,夫唱婦隨的清貧生活。
第四丑:阮氏
相較于前面3位丑女的婚姻,阮氏顯得令人有些捧腹大笑。據文獻記載,當時阮氏的父親在朝為官,而朝中有一位青年才俊叫許允,阮父有意將女兒取配給了他,而尚是單身的許允不知阮氏的丑陋相貌,便一口應承了下來。
可在洞房花燭夜時,當許允慢慢的掀開妻子阮氏的蓋頭時,頓時嚇得差點尿褲子,一下子跌倒在地,他怎么也沒想到,這妻子竟然如此這般丑陋,隨即,便站起身來想往外跑,可是,卻一把被阮氏給拉住,無處可逃。
事后,許允為了擺脫糾纏,于是故意找借口,對阮氏說道“女子講究四德,你有哪德?”,可是聰慧的阮氏立馬聽出了弦外之音,無關乎是在嫌棄她長相丑陋了。于是,當場回應道:“我雖不具美貌,可男子要求的百行,你又具備幾條?”,阮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許允不甘服輸,便回答道“我全都具備”。
聽了丈夫的話,阮氏再一次反駁道:“世人皆知,百行當以德居首位,如今,你只在意美貌,卻不關心德行,怎能算全具備?”,話音一落,頓時令許允啞口無言,只好服輸。而后,在與阮氏的相處過程中,許允逐漸的了解到她的善良、智慧、心胸、學識,皆不輸于自己。從此,許允對阮氏是徹底服氣了,夫妻二人變得十分和睦和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