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驢雜交生出騾子后,1910年蘇聯的生物專家伊諾萬夫提出“黑猩猩和人雜交”計劃,試圖打造一只強大的半人半猿部隊,這樣就可以在歐洲有更大優勢。
這些半獸人反應雖然沒有人類那么靈活,但是它們感覺不到疼痛,而且力氣非常大,不僅可以打仗,還可以做一些苦力、危險的工作,比如在地下挖煤、地上的礦場工作等等,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傷亡。
騾子是馬和驢雜交后生出的后代,騾子最早出現在我國東周時期,大概再公元前770年前到440面前,但是當時技術有限,都是把馬和驢關在一起,然后讓它們相愛,最后發生關系。
如果馬和驢雙方,誰也看不上誰,那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騾出現,但如果日久生情,那么它們很快出現懷孕,然后生下騾娃子。
因為不同物種之間交配概率非常小,所以當時騾子非常珍貴,基本都是供給皇室貴族玩耍使用,民間基本不會看到騾子。
明代以后開始大量繁殖,把騾子作為役畜,在中國山東、陜西一帶產的大型騾,在國際非常有名,1914-1916年期間,英國還向中國進口山東大型騾子作為軍用。
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繁衍出越來越多的騾子,都是為了幫人類干更加苦的活,推動農業的發展。
比如在蘇聯時期的20年代,當時蘇聯剛剛結束一戰,而且蘇聯剛剛成立不久,需要提高農業水平,先讓老百姓吃飽喝足,才能談發展。
而且蘇聯的國土面積世界最大,于是蘇聯高層就想到雜交技術,讓生物專家伊萬諾夫通過雜交技術繁衍更多騾子,還有培育斑馬和驢的雜交后代,歐洲野馬和母牛的雜交后代等等。
蘇聯通過動物雜交技術,農業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蘇聯很多地方非常寒冷,不少地區還沒有開發,交通比較差,這個時候就用上了騾子,騾子做苦力比馬和驢都好使,所以說騾子是一個苦命的娃,它承擔下馬和驢的責任。
就像有的家庭因為各種原因,生下的寶寶有些問題,和正常孩子不一樣,最后他們的父母冒險再生一個孩子,希望后面這個孩子幫助哥哥或者姐姐,后面的孩子承擔了一切。
馬和驢雜交的后代,一般大家都叫騾子,但是騾子也分馬騾和驢騾,它們在身材、體力、外貌上都有不小區別。
1、公馬和母驢雜交,生出的騾叫驢騾,如果是母馬和公驢雜交,生出的了騾叫馬騾,用一句話總結,誰生的騾娃子,就跟誰的姓。
2、馬騾是從母馬體內生出來,所以生出來的騾子更像馬,出生的馬騾食量非常大,這點繼承馬的特點。
馬騾的力量非常強,耐力更加好,但是馬騾的脾非常暴躁,所以也會馬后炮,一不開心就來一腳,因為力氣比較大,所以使役的年限只有20年左右。
3、驢騾是從驢母體生出來,所以外貌上繼承驢的大部分特點,它和驢更加像,它的食量跟馬騾差距很大,所以爆發力比較小,但是耐力也不錯,和我們部分男人一樣,看起來比較小,爆發小,但是耐力非常強。
驢騾的智慧程度沒有馬騾那么高,有時候經常不明白主人的意思,不僅比較笨脾氣非常犟,和部分人一樣,沒本事脾氣還大,但是它的使役年齡達到30年左右。
科學家根據市場的需求繁殖它們的后代,如果需要更加強的爆發力,那么就可以繁殖更多的馬騾,如果需要騾運輸更加長的路程,那么就可以繁殖更多驢騾。
而顧客可以根據自己錢包、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騾子,自己只是想用騾子運輸一些輕物,但是在山卡拉里,那么可以購買驢騾,不僅便宜,喂食也比較少。
騾子的壽命基本都比馬和驢壽命長,而且在抗病力、耐力以及適應環境方面,都比馬和驢更加更加有優勢。
騾子馱載的重物比驢更加多,而且不畏山川大小,也不怕河流湍急,穩穩當當走在中華大地上,一天能走30-40公里,它們的命運和牛一樣,要么成為盤中餐,要么累死在路上、田地里。
馬騾當走在有灰塵的地面時,不管走快,還是走慢,揚起的灰塵都非常少,所以馬騾非常適合執行運輸工作。
估計大家都從一些國外網站看到雌騾產仔的新聞,比如下面這幾個
1、比如1903年,馬勒Muller曾報道在非洲的艾斯坦茨發生一起騾子生駒的報道。
2、1913年在塞蒲魯斯島上有一匹母騾跟公騾交配生下一匹公駒,后面都交配,又生下一匹公駒。
3、1923年,Montpair曾報道,在魔洛哥有一匹母騾跟一匹乘用型柏伯爾公馬交配,生下一匹駒,外貌跟公馬一樣。
4、1927年,勞倫斯(laurence)曾報道,在美國內布拉加斯有一匹母騾跟公驢交配生下一匹駒。
5、1939年,史密斯(H.Smith)曾報道,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有一匹母騾和公驢交配生下一匹駒,和母騾完全一樣。
上面這5個案例,都說明騾懷孕不會死,但是99.9999%騾都不會懷孕,因為不同物種雜交,存在生殖隔離。
騾是馬和驢的雜交產物,它們可以雜交成功,是因為馬和驢都屬于馬屬,屬于近緣雜交,馬的染色體是32對64條,而驢的染色體是31對62條。
馬的卵染色體是32條,驢的精子染色體是31條,通過交配組合成一個新的個體,所以騾子的染色體是63條。
正常情況下,細胞內染色體是成雙存在,每一條染色體都有一條和它的形態、大小、功能相同的另外一條染色體,其中一條來自母體,另外一條是父體。
但是騾子有63條染色體,奇數染色體數量導致生殖細胞無法正常減數分裂,這就是生殖隔離,除非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才出現懷孕。
蘇聯生物專家伊萬諾夫在培育出各種雜交品種之后,推動了蘇聯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受到蘇聯高層高度重視,于是他就把1910年的人獸雜交計劃再次拿出來,說服蘇聯的高層。
一戰結束后,歐洲的領土爭奪依然激烈,英法還想占領更多歐洲領土,而美國也想在歐洲占領部分領土,增大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而德國在一戰雖然輸了,但是他們的工業根基、人才儲備還非常強,這點可以在二戰還沒有結束,蘇聯和美國就開始派大量人去拉攏德國的科學家就可以看出來。
蘇聯可以那么快制造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德國的大量科學家和數據功不可沒,而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能成功,也是當初錢學森和他的導師馮卡門去德國甄選大量科學家才能完成,1969年阿波羅登月成功,美國的航天之父就是原來德國布勞恩,所以只要給德國時間,未來也是一個可怕對手。
蘇聯知道他們要擴大領土面積,肯定會和英法德美發生戰爭,所以蘇聯高層同意伊萬諾夫的人獸雜交計劃。
蘇聯希望通過這個計劃,打造出一只半獸人部隊,這些半獸人力氣大,沒有痛苦,只有導彈不出現,他們在戰爭中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優勢。
就算不打仗,這些半獸人可以做很多人類無法做的工作,或者危險、高難度、苦力的工作。
1926年,蘇聯正式同意伊萬諾夫的“黑猩猩和人雜交”計劃,伊萬諾夫得到蘇聯的撥款之后,馬上跑到非洲進行試驗。
伊萬諾夫之所以跑到非洲做實驗,而不是在蘇聯,因為當初這個計劃爆出來時,引起國際專家的批判,覺得有違背道德倫理,所以伊萬諾夫只能偷偷跑去非洲做實驗。
在非洲做實驗還有兩個好處,不僅可以避開國際專家的視線,信息比較封閉,不引起關注。
而且人類發源地在非洲,非洲的人類基因跟黑猩猩基因更加接近,不管是試驗對象,還是失敗后的產物處理,都更加容易。
第一輪試驗,伊萬諾夫用男性小蝌蚪注入雌性黑猩猩體內,總共注入三只雌性黑猩猩體中,但是最后都沒有出現懷孕。
伊萬諾夫折騰了幾年沒有什么進展,蘇聯給的經費也沒有了,伊萬諾夫只能拎包回蘇聯,但是伊萬諾夫不甘心,于是又帶回10幾只黑猩猩,不幸的是在路上死亡了很多,只剩下幾只。
回國后,伊萬諾夫又找蘇聯撥款,蘇聯高層沒有同意,但是伊萬諾夫瘋狂舉動,卻得到不少蘇聯科學家支持,他們給伊萬諾夫錢,拿到資金后,伊萬諾夫馬上跑到黑海呼米木準備第二輪試驗。
第二輪實驗伊萬諾夫想用女性和公黑猩猩試驗,但不是讓她們直接發生關系,而是采用人工授精方式。
一般正常女性聽到這個消息,自愿原則下,肯定沒有人愿意,畢竟大家都不知道如果懷孕,生出來是什么東西,但是伊萬諾夫說有重金,這回有不少女性熱情非常高,最后選了5名健康女性。
但最后實驗還是失敗了,伊萬諾夫還是不甘心,還想做第三次實驗,但是在1930年,他被卷入反革叛亂事件被抓了,最后被流放到哈薩克斯坦,1932年去世了,黑猩猩和人雜交計劃告破。
人和黑猩猩在600萬面前都屬于靈長類目,但是經過的時間太過于長久,那么就會出現地理隔離、時間隔離、生理構造的隔離,人種和猿類都各自進化,雖然基因接近98%,但是還是無法成功。
現在人類的染色體有46對,而黑猩猩是48對,雜交后就是23+24=47,上面我們已經說了,奇數染色體無法進行減去生殖分裂,所以無法懷孕。
有不少人說,老虎和貓染色體數量都一樣,為什么他們無法交配成功,因為它們的形態差距太大,而且染色體的大小、形態都走一定差距。
第一、不孕不育
不同物種可以交配,但是雜交出來的后代不能生育,騾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樣還有老虎跟獅子雜交后代獅虎獸也是一樣,選緣雜交不能形成完整染色體組,人和黑猩猩雜交,因為兩個物種進化程度不同,各自進化后染色體數量發生變化,所以不具備導致能力。
第二、流產
這種情況就是生殖細胞不能結合,或者說結合之后的結合體不能順利著床在母體,有的可以著床,發育不良等因素就流產后,根本無法發育到成熟階段。
第三、雜交后代出現缺陷
雜交可以出現少數的結合體,它們具有生殖能力,但是最后他們后代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導致能力差和各種疾病等等,最后經不起大自然優勝略汰原則,整個物種不能延續。
我們現代人類也叫智人,以前我們智人生活在非洲,我們祖先在10年前第一次走出非洲,后來在歐美洲遇見尼安德特人,被他們打回非洲。
在6萬年我們祖先第二次走出非洲,又和尼安德特人打起來,這回把他們打敗了,占領他們領土和食物,而且跟他們發生基因交流,有了很多智人和尼人后代。
所以現在現代人患有郁抑癥、二型糖尿病、老年癡呆、煙癮、酒癮都跟尼人的基因有很大關系,這就是不同物種交配,出現的后果。
現在大部分的雜交動物,基本都是人工授精,這樣效率更加高,但是也一些不同情況出現,
80年代,法國把一只公非洲獅子和一只女東東北虎放在一起養,本來它們就不對頭,但是卻生下一只可愛的獅虎獸。
比如2010美國西斯塔提野生動物保護區,在沒有人工授精的情況下,突然冒出一匹斑驢。
原來是有一頭斑馬和驢在一起生活40多年,不知道是斑馬用40年感動驢,還是驢死皮懶臉追求斑馬40年,最后它們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發生了不可告人的秘密,最后懷孕生下一匹斑馬。
前面兩個事例,還屬于人工干涉,但是世界上被人發現的第一頭北極灰熊,北極熊和灰熊是自己雜交,屬于兩情相悅。
第一只雜交的北極灰熊是被加拿大的一名獵人發現的,它們出現雜交是因為北極融化,食物減少,為了尋找食物,北極熊南下遇見灰熊,最后恩愛生娃,可惜被加拿大獵手擊殺了。
從前面三個事件可以看出,在食物匱乏,或者不同物種長時間生活在一起,也會出現交配,但是大部分的不同物種布不會交配。
寫到最后:不同物種存在都生殖隔離,這樣其實有很多好處,首先可以保證物種穩定性,讓物種基因庫不被傳染,物種自己的特征等基因可以更好傳給自己后代。
人類之所以對動物雜交,最主要原因還是讓這些雜交動物幫人類干活,還有的就是科學家好奇心,為了滿足好奇心才進行雜交。
而這些雜交的后代要么在娘胎就去世,要么出生后不孕不育,要么就有各種缺陷、短命等等。
如果騾子可以懷孕,人類又怎么對待它們的后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