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天降衛青:飛將軍李廣為何一生點背難封侯
天降衛青

  馬邑之謀雖然落空,漢匈還是撕破了面皮。漢武帝醒悟不該重用韓安國,于是處心積慮培養新人以為大將。他的目光落在小舅子衛青身上。

  說起來衛青也是個苦命人,典型的苦出身。他是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生父鄭季是個縣吏,在平陽公主家做事時,和婢女私通,生下了衛青。那婢女夫家姓衛,所以被稱作衛媼。衛媼丈夫已死,獨自一人帶好幾個孩子,壓力很大,于是就把衛青送到鄭家。作為私生子,衛青在鄭家的童年可以想見備受歧視與冷漠,整天放羊。長大后,他不愿再受鄭家的奴役,便回到母親身邊,做了平陽公主的騎奴,改作衛姓。

  衛青曾經跟隨平陽公主到過甘泉宮,那里有個服役的囚徒看看他的相貌后說:“你現在窮困,但將來定為貴人,可以封侯。”這話英布相信,從小受苦的衛青可不信。他笑道:“我身為人奴,每天不受笞罵已是萬幸,哪里還敢奢望封侯?”

  后來衛青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上,選入宮中,衛青也被召到建章宮當差,他的命運隨即拐了一個大彎。不過不是一帆風順,開始還是擔驚受怕:衛子夫懷孕后,“金屋藏嬌”的主角兒、皇后陳阿嬌大為惱怒。因為她自己一直沒能生子。怎么辦呢,衛子夫不能動,那就動她的弟弟,殺雞駭猴,敲山震虎。于是她們隨便找個借口抓住衛青,準備處死。衛青為人不錯,交到了好朋友公孫敖。關鍵時刻,身為騎郎的公孫敖找來幾個幫手搶出衛青,這才保住漢朝和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名將大將。漢武帝得知這個消息,雖然惱怒,但也沒什么好辦法。畢竟那邊是集岳母姑母于一身的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以及自己的老婆陳阿嬌。衛青遭遇這等風險,完全在于職位卑微。這個好辦,漢武帝將他升職為建章宮監、侍中,讓他整天在自己身邊活動,后來又提拔他為太中大夫,在他身體外邊掛了厚厚的裝甲,常人奈何不得。

  公元前129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掠牛羊搶人口殺邊軍。漢武帝立即下令,全面回擊。
事情的緣由還在于霸陵縣尉不給面子。李廣被重新啟用為右北平太守時,請求調霸陵縣尉隨軍。這點小事,皇帝當然要玉成。接到命令的霸陵縣尉估計心里就在打哆嗦,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進大營,人生隨即走到終點。李廣立即將他開刀問斬,然后上表謝罪。此時漢武帝是何反應呢?他說:“將軍是國家的爪牙?!端抉R法》上說:登車不撫車前橫木向人致敬,碰上喪事不穿喪服,統一全軍之心,協同將士之力,提兵興師,征伐不順,方能一怒而千里驚懼,號令一出萬人振奮,聲名威勢震動蠻夷鄰國。報仇除害正是我對將軍的期待,您若叩頭請罪,豈不令朕失望!請您迅速揮兵東進,到白檀縣稍事休整,預備抵御匈奴對右北平的秋季攻勢。”

  這事發生在李廣到達右北平之前。漢武帝確實沒當回事。一個小小的縣尉,價值怎能抵得過守邊御敵的大將。盡管皇帝不怪罪,但李廣在這件事上確實大大失分,顯得氣量確實狹小,胸襟不夠豁達。我們不妨看看韓安國的風度。

  剛剛在漁陽慘敗的前御史大夫韓安國曾經身陷牢獄之災,受盡獄吏田甲的侮辱。韓安國實在受不過,就威脅道:“你就不怕我死灰復燃?”田甲的回答則是更進一步的侮辱:“你能復燃?那我一泡尿再把你澆滅!”后來韓安國不僅死灰復燃,還燃起熊熊大火,被拜為梁國內史。田甲得到消息,準備溜之乎也。韓安國放出話說:“他不逃走,我就不殺他;如果敢逃,我一定滅他九族!”田甲不敢逃跑,找到韓安國賠禮道歉。韓安國見了過去的仇人,笑道:“你撒泡尿給我看看!”最后不但沒有為難,反而有所善待。

  韓安國當時到底身為階下囚,韓信彼時也吃不上飯,相似性不夠強烈,而唐朝時呂元膺夜間丟了面子的反應,則與此可有一比,我們不妨看看。這事也出自《國史補》。原文如下:

  呂元膺為鄂岳都團練使,夜登城,女墻已鏁。守者曰:“軍法,夜不可開。”乃告言中丞自登。守者又曰:“夜中不辨是非,雖中丞亦不可。”元膺乃歸。明日,擢為重職。

  這個守者語氣當然比霸陵縣尉客氣一些——誰讓后者喝過幾杯貓尿呢——但卻是兩次拒絕首長,第二次還是在首長表明身份之后。呂元膺遠非名人,名氣無法跟李廣相比;當然,其胸襟氣度,也沒法跟李廣相比。

  河南之戰

  郎中令石建死后,漢武帝從前線召回李廣,讓他接替,職責是主管宮殿門戶的守衛。這是皇帝身邊的高級官職,相當于侍從武官。石建是萬石君石奮之長子,其卒年《萬石君列傳》不載,但《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的資料表明,李廣出任郎中令在元朔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3年??梢娎顝V鎮守右北平是從元朔元年至元朔六年,即公元前128年至前123年的六年里。

  在此期間,漢匈兩軍的主戰場不在東邊,而在西部。漢朝以衛青為主帥,相繼發起河南之戰和奇襲右賢王之戰,全部報捷。這就引出一個疑問:《史記》中關于匈奴聞風喪膽、“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的說法,究竟是實情,還是司馬遷的溢美之詞?

  在漫長的邊境線上,匈奴左賢王部盤踞于東部。公元前127年,他們再度侵略上谷和漁陽,殺掠甚眾。但此時漢武帝的目光,已經轉向西部。活動于陰山一帶的匈奴右賢王部,以及占據河南地的樓煩王、白羊王,才是漢朝的心腹大患。尤其是河南地,北接陰山,南距長安不過七百余里,西與匈奴休屠王、渾邪王統轄的河西地區相接,東則威脅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和林格爾)、云中。蒙恬曾經收復河南地,但秦末漢初,冒頓單于又乘虛而入,將其作為南下的前進基地。

  漢匈以往的作戰模式,都是匈奴侵襲,漢軍御敵,隨處滅火。在長達千里的邊境線上如此疲于奔命,自然不是辦法。漢武帝決定主動攻擊,南下河南地,切斷匈奴東西兩部的聯系。公元前127年,就在匈奴不斷襲擾代郡、雁門時,漢武帝置之不理,第三次派衛青出征,目標鎖定河南地。衛青隨即統帥數萬大軍,從云中出發,沿黃河北岸迅速北進,一舉攻占高闕。高闕在今內蒙的杭錦后旗東北,陰山在這里有個巨大的缺口,故稱高闕。這個要塞是河南地通往單于王庭之間的咽喉要地。衛青拿下高闕,基本等于卡住了白羊王、樓煩王的脖子。

  接到消息,白羊王和樓煩王起初還不敢相信。這畢竟是漢軍多年來的首次主動進攻。衛青當然不會給他們琢磨回味的時間。占領高闕后,他分兵構筑陣地部署好防御,隨即帶領主力迅速南下,沿黃河直接殺到隴西。此時白羊王和樓煩王才明白過來,漢軍已經玩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游戲,這回要直接包餃子。因為在謀略階段的失分,匈奴毫無還手之力,白羊王、樓煩王留下數千具尸體、十多萬頭牲畜,好容易才沖出包圍圈。從此以后,河南地,也就是黃河河套以南地區,再度回歸中央政府。

  對匈奴開戰以來,漢軍還是首次取得戰略決戰的勝利。他們完全擺脫了以往的作戰模式,長途奔襲、迂回包抄,在戰略上完全處于攻勢。衛青因為這項軍功,而受封為長平侯。

  為了鞏固河南地,漢朝在那里設置朔方、五原二郡,從內陸移民十多萬前去定居,派將軍蘇建指揮軍民,在今內蒙烏拉特旗南部筑朔方城,同時修繕長城。這一切完成之后,河南地還是跳板,只不過已經改為漢軍進攻匈奴的跳板。

  河南地土地肥沃,氣候溫潤,適于農牧業生產。無論從軍事還是經濟的角度出發,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匈奴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從那以后,他們多次出兵襲擾:公元前126年冬,數萬騎兵進攻代郡,郡守戰死;夏天,雁門又遭遇兵火;次年,十萬騎兵分頭進攻代郡、定襄和上郡;第三年,右賢王南下河南地,進攻朔方,“殺掠吏民甚眾”。

  不徹底擊垮右賢王,就無法鞏固河南地。漢武帝決心集中十萬人馬,分為東西兩個作戰方向,發起強大的反擊。西部作為主要作戰方向,由車騎將軍衛青直接統帥三萬騎兵出高闕,并指揮游擊將軍蘇建、強弩將軍李沮、驍騎將軍公孫賀以及輕車將軍李蔡所部,兵出朔方,主要戰術構想是消滅右賢王部;東部為次要方向,由大行李息、將軍張次公兵出右北平,攻擊左賢王,以為牽制。

  沒有人能解釋,身為右北平太守的李廣,姓名為何沒能出現在作戰計劃上。當然,東部方向這次沒有明顯的戰果,或者說戰果太小,遠遠不當衛青的鋒芒。漢軍發起攻擊時,右賢王無力抵擋,遂主動后退,想以空間換取勝利。他后撤到很遠、以為漢軍一時無法到達時,便擁嬌夜飲,酣醉方休。而衛青呢,親自率領精銳騎兵,星夜疾馳,連夜追到右賢王的營地。此時醉醺醺的右賢王摟著愛妾睡得正香,突然聽見人喊馬嘶,野火陣陣,這才明白敵軍已到鼻子下邊,不覺大驚失色,顧不上指揮部隊,就帶著愛妾跳上戰馬,在身邊數百名侍衛的保護下,沖出包圍圈一路狂奔。校尉郭成等率兵追擊幾百里,也沒能追上——逃跑的速度往往賽過兔子。

  衛青千里奔襲,依靠速度而大獲全勝:俘虜男女一萬五千多人,包括右賢王下面的小王等高官十幾個,牛羊牲畜數十百萬。漢武帝得到捷報,非常高興,立即派使者捧著印信,來到邊境的軍營,加封衛青為大將軍,規定所有將軍全部歸他統率,加封其食邑八千七百戶,同時將他的三個幼子一并封侯。

  三子封侯,衛青堅決辭謝:“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勞,上幸裂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漢武帝隨即下令,將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等封侯,李沮、李息、豆如意以及中郎將綰賜爵關內侯。

  如此大面積封侯,從側面印證了漢武帝對此次戰果的重視與承認。匈奴遭此打擊,越發惱羞成怒。此時匈奴單于是前軍臣單于的弟弟伊雉斜,他決心挽回顏面,于是當年秋天,就派出一萬多騎兵襲擊代郡,殺死漢軍都尉,掠走上千吏民。

  這是漢匈漠南會戰的導火索。

  漠南會戰,李廣是參與者。他以郎中令的身份跟隨衛青出征,為后軍將軍?,F在回到本節開頭的問題,《史記》中說匈奴繞開右北平,幾年不來進犯,是不是司馬遷的溢美之詞?要找到這個答案,得先看看地形。翻開《中國歷史地圖集》,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的漢朝邊郡,由東到西分別是:遼東、遼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代、雁門、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在這期間,匈奴的馬蹄只出現于漁陽以西,右北平、遼西、遼東三郡全都平安無事,左賢王部似乎毫無作為。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已經移兵向西,加入右賢王部,與衛青主力作戰;而從李息出右北平、策應衛青行動,最終被賜爵關內侯一事來看,左賢王部沒走,還在老地方,所以李息才能建功。

  由此可見,右北平平安,并非因為西方戰事吃緊,左賢王的主力全部西移。所以簡單地推斷那是司馬遷的溢美之詞,毫無根據。

  漢武帝的總體部署是四路出兵,分段截擊:車騎將軍衛青直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郡(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輕車將軍公孫賀出云中(郡治云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縣南),四位將軍互不統屬,分別帶兵一萬出擊。這四人中,李廣、公孫賀是沙場老將,公孫敖少年從軍,也經歷過戰火洗禮,只有衛青是大姑娘上轎。毫無疑問,漢武帝的安排有任人唯親之嫌,四位將軍有兩個半與衛家沾親帶故:衛青不說,太仆公孫賀是漢武帝的連襟,他娶了衛青同母異父的大姐衛君孺;公孫敖冒死搭救衛青,利人利己,等于在跌停板上搶了個漲停板,“由此益貴”?;实垡婚_恩,確實浩蕩,就連小姨子的情人都能照顧到:衛青的二姐衛少兒是陳平的曾孫陳掌的老相好,等漢武帝與衛子夫成就好事,“上召貴掌”:從某種意義上說,兩人也算是連襟。當然后面正式連了襟。

  不管怎么說,公孫賀和公孫敖過去都有官職,只有衛青從騎奴而平步青云。漢武帝此時卻有私心。當然,他心里還是作過一定程度的掂量,看出衛青某種程度的才能,方作出這等重大部署。他那樣的帝王,不會平白無故地胡亂委派。最終的結果證明,這個部署基本沒錯:公孫賀出擊云中,沒碰到匈奴軍隊,原樣回師;公孫敖吃了敗仗,損失將近七千;衛青非常幸運:上谷之敵非匈奴主力,衛青指揮所部將其擊潰后,一路追擊,直搗匈奴人祭祀天地祖先的圣地龍城,斬首七百多人。當然這次衛青究竟有沒有打到龍城,尚有爭議。因為一般認為龍城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距離大大超出當時漢軍通常的作戰半徑。

  這個且不說,只說李廣。他真是個倒霉鬼,一出塞就碰到單于帶領的主力。敵軍勢眾,是漢軍的數倍,李廣陷入團團包圍。他雖然拼命抵抗,但畢竟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幸虧單于久仰其威名,下令“得李廣必生致之”。要活捉他,所以他才揀條性命,被匈奴俘虜。

  李廣當時已經受傷,無法騎馬,匈奴騎兵便將他擱在繩子結成的網袋上,用兩匹馬在旁邊拽著,像吊床那樣。這樣走了十多里,李廣心里一直琢磨該怎么辦。他決定裝死,尋機逃脫。時間一長,匈奴人漸漸失去警覺,正好此時過來一個匈奴少年,胯下有匹好馬。李廣突然一躍,跳上匈奴少年的戰馬,一手搶過他的弓箭,一手將他推下去,隨即策馬揚鞭向南疾馳。煮熟的鴨子要飛,那怎么能行!數百匈奴騎兵緊追不舍。李廣一邊奔逃一邊回頭放箭,最終逃脫追擊,收集余部撤回長安。

  論功行賞,論過處罰。對于衛青的表現,漢武帝甚是滿意,但考慮到其斬首數量不足千級,不到封侯條件,只賜爵關內侯。所謂封侯,是指封為徹侯,因為避劉徹的諱,又改為列侯,或者通侯。關內侯比列侯還差一級,沒有食邑或者只有象征性的食邑;李廣兵敗被俘,部隊傷亡慘重,應當斬首,漢武帝愛才,下令他用錢贖罪,貶為平民。公孫敖也被褫奪了將軍印。

  有損英名

  前面說過,李廣雖然長期為官,且俸祿不低,有兩千石,但素來不置家產,所以家無余財,那筆保命的罰金遲遲湊不足數。據說還是衛青暗中資助,這才得以解圍。拿錢贖命是當時的通常做法,司馬遷也是定了死罪,但家貧,財貨不足以自贖,這才受了屈辱的腐刑。

  無官一身輕。去職后的李廣閑居無事,經常跟灌嬰的孫子灌強一塊兒,到藍田南山射獵。他身材高大、臂長如猿,騎射很有天賦。包括其子孫在內的很多人跟他學射,但無一人后來居上。這個人不善言辭,閑居時也以射箭賭酒為樂??梢哉f,他憑生的樂趣都是騎射。有天晚上,他帶著一個隨從,外出赴酒場——飛將軍名聲顯赫,想來樂意請酒者甚多——酒這玩意兒,一旦喝上就很難剎車,因此回來時已經更深,結果在霸陵碰到麻煩:霸陵縣尉——主管政法的副縣長——也多喝了兩杯,因此借著酒勁上前呵斥,不讓李廣通行。隨從趕緊上來打圓場:“這是前任的李將軍。”言外之意,您不看僧面看佛面,還是高抬貴手吧。但這個縣尉絲毫不給面子,一定要秉公執法:“就是現任將軍,夜間也不能通行,何況前任將軍!”到底扣留住他們,次日早上才放行。

  難怪霸陵尉不給面子。因為他們經過的地方,雖然只是霸陵縣的霸陵亭,相當于今天的村,但卻是文帝的陵寢重地。所以他雖然貴為副縣長,卻也得經常過來巡視。

  回頭再說匈奴,上回被衛青搗了龍城圣地,自然不肯善罷甘休。第二年他們就卷土重來,先攻遼西(郡治陽樂,今遼寧義縣西),殺掠兩千多人,斬殺遼西郡守,然后繼續向西,猛攻漁陽(郡治漁陽,今北京密云西南)。駐守漁陽的是老將韓安國。他幾乎全軍覆沒,只好龜縮在城內,等待援兵。匈奴橫掃遼西、漁陽之后,進一步侵擾雁門,殺掠千人以上。

  邊境烽煙四起,長安已經不安。關鍵時刻,漢武帝想到的還是兩個人:李廣和衛青。他任用李廣為右北平(郡治平剛,今河北平泉縣)太守,安定邊境;令衛青統兵三萬,直出雁門,正面迎擊;材官將軍李息出代郡,策應衛青行動。衛青一到前線即與匈奴展開激戰,最終匈奴慘敗,留下數千具尸體。衛青兩次出征全部獲勝,更兼背景特殊,因此聲名鵲起,立即成為與匈奴周旋的當然主帥。

  而李廣呢,非常不幸:他名氣實在太大,匈奴人稱為“漢之飛將軍”,聽說他鎮守右北平,因此紛紛繞道,好幾年都不來打擾。這對于軍民而言當然是幸事,但對李廣卻未必。因為這意味著他沒有立功封侯的機會。

  李廣為右北平帶來了短暫的和平。因為沒有戰亂,他主要干了兩件事,一先一后,一好一壞。先說好事。

  這事要從本文開頭的那首詩說起。李廣這人還真是喜歡射虎。一聽到哪里有虎,就趕緊過去圍獵。有次出獵,他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誤以為是老虎,趕緊張弓而射,當然是一射命中,整個箭鏃全部射進了石頭??傻鹊侥前l現不是老虎,再怎么射也無法射進去——可見人體的應激反應之強烈。鎮守右北平期間,有次射獵碰上惡虎,猛烈反撲,將李廣撲傷。李廣帶傷與老虎周旋,最終還是將其成功射殺。

  拿現在的觀點看,這事也算不得好事,李廣得承受刑事責任;說這是好事,主要是相對下面這事而言。這件事實在有傷將軍名聲。盡管漢武帝并未處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龍城飛將 --- 李廣 (為什么"李廣難封"?)
吹出來的李廣?
李廣為什么難獲封?|今日值得花時間
說匈奴之28:飛將軍李廣
“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從軍四十余載的李廣,為何沒能封侯
漢武帝的用人之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仁寿县| 奉贤区| 石城县| 平度市| 巴林左旗| 巩留县| 岗巴县| 京山县| 凌海市| 个旧市| 洛浦县| 西平县| 滨海县| 巫山县| 屏南县| 华亭县| 云霄县| 建水县| 新营市| 梁山县| 德安县| 民权县| 改则县| 仲巴县| 浪卡子县| 博乐市| 灵石县| 洛宁县| 古浪县| 顺平县| 梅河口市| 屯昌县| 安龙县| 明光市| 安阳县| 安乡县| 通山县| 丹江口市| 弥渡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