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永遠是重要而且越來越重要。所以,如何進行作文教學?這永遠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但又是一個難點。
因為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學內容的復雜繁多,這都確確實實地限制了作文教學。不管是在教材的安排,還是在課堂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寫作訓練的次數和時間都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時間,切實有效地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需要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研究的課題。
經過多年的教學和多方面的學習,尤其是最近自己實踐發現:仿寫,可以讓學生在寫作學習方面事半功倍,突破目前的寫作困境。
可以說:仿寫入門,勤寫生花!
曹文軒老師說:“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不要一根筋地想到去創造、去創新,在中學生這個階段,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模仿不是抄襲。”
我們初中學生正好是仿寫的最好的階段。因為小學階段,已經有了仿字仿詞和仿句的一些基本功,進入初中,進一步的進行仿寫,就成為可能的最好的寫作訓練。
我們不僅可以在仿字仿詞和仿句這些基本功上繼續訓練,而且也可以進行在情感和表現手法上的仿寫。
仿寫是抄襲嗎?仿寫絕對不是抄襲,我們是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主觀感受進行再創造,要學習的是名家名篇的情感,表達方法,技巧運用等等。
這一個過程,不是抄襲,而是真正的再創造,這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夠使仿寫有序有效?
(一)訓練形式可以有:
尤其是一些好詞好句的運用和仿寫訓練和積累,可以讓學生們在字詞的表現力,通過仿寫訓練,得到提高,成為一篇作文的一個亮點。
仿寫出一些精彩的作文開頭,結尾和段落,就可以為自己的寫作服務。因為好的開頭結尾以及描寫段落。成為一篇作文的加分點。
比起我們平時專門講有關開頭結尾和描寫的寫作技巧課,仿寫更有效得多!
可以說閱讀和寫作是我們語文學習的重頭戲,而仿寫就是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真正可以讓閱讀和寫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可以一舉兩得,兩者兼顧。所以,我們要隨時隨地的把仿寫進行到底。
俗話說:“多讀心中有本,勤寫筆下生花。”隨時隨地的進行仿寫就能夠讓我們真正達到這樣的境界。
仿寫是在閱讀中學習寫作,同時在寫作中孩子們又可以更好地用心閱讀。
“老師,仿寫這篇文章后,也突然覺得這課文我理解了”一個學生在開學第一次完成課文仿寫后,在日記里這樣寫!
讀寫結合就在仿寫這個訓練時很好地相通了。
看來,仿寫會讓我們帶領孩子走上愉快的寫作之路,還能為閱讀服務!
仿寫隨時隨地需要進行,自然會出彩!
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我就用課文仿寫來組織語文教學。
七年級上一共有6個單元。
(1)從內容來說第一單元,以寫景為主,讓我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作家們書寫自然的美的文章的美。
經過這一個單元的學習,我們通過課文學習觀察的方法和寫景文章的方法,真正地用觀察的方法和寫作方法完成了《秋天在哪里?》《……的冬天》《……的四季》的寫作。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又進行仿寫寫作的訓練,很好地把自己課堂所學運用到了寫作中去。
(2)而第二單元,主要是寫家人的文章。
結合課文教學,我也讓學生們寫《聽爸爸或者媽媽講小時候的故事》和《我的爸爸媽媽》,通過讓孩子回家聽爸爸媽媽講小時候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回憶童年的快樂,然后記錄下來或者自己創作。
這個親子寫作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和他們的家人,尤其是和父母一起又重新回憶了一下小時候的故事的設計,相信在聽到父母講述小時候的故事的時候,除了快樂,也會讓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的付出,更有一點理解和懂得。
而用記錄的方法就減低了作文的難度,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就完成兩篇作文的寫作,這種感覺一定很棒吧!
(3)第三單元,還是寫人記事,以寫老師主。
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我就讓學生們到校園寫生——觀察寫作,讓他們也尋找到了自己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確實,在自然界中寫出來的文章,也都有學生自己的獨特的見聞和感受,非常的真實生動,并且充滿著樂趣。
其實這一個寫作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和寫作的素材,是給學生從未有過的寫作經歷和感受,《……的一堂課》《我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又沒有懸念地寫出來了。
(4)而第四單元,還是寫人記事為主。但是以寫一個人的精神品質為主。我就著重結合《走一步再走一步》,讓學生們寫自己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也就是自己的一次克服困難的過程,從而懂得一個道理。
不少學生就把以往的流水賬拿出來,細致地把一個一個過程寫了出來,文章一下子變得比較生動。
當我把一個寫字特別潦草的學生的作文,打印出來并進行修改時,同學們通過比較,一下真正明白兩個道理:
一是寫好字,對于我們學習語文來說,對于我們的成長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二是通過這個例子讓每個孩子發現細節描寫的妙處。于是各自都找出自己寫家人,寫老師,寫自己,寫景的四篇文章進行修改積累。
開始讓學生從不怕寫,到寫得出來,現在又到修改提升積累階段。這樣的仿寫練習,出彩就不難了。
(5)第5單元文章是人和動物的相處故事,著重是引導學生如何來正確處理我們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
本來想讓學生這兩天也來寫一寫自己和小動物的故事,但是從我的了解來,學生們雖然喜歡小動物,也曾和小動物玩過,但是真正的要叫他們來對小動物進行描寫,還是缺乏仔細的觀察,
所以,在上這些課文之前,就布置讓學生們在星期六星期天去觀察,然后才落實寫作活動。
這樣的先體驗后寫作,一定也能讓學生真正的用心去理解這一個單元中作者寫這些和動物的故事的真正用意,也就是文章的中心。人和動物應該怎樣相處?面對弱小者我們又該如何做?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貓》——同情和保護弱小者。其實,我覺得,我們人類和動物也是真正平等的,而要想做到真正的平等,我們就應該尊重和保護動物。
(6)其實我在第6單元的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習寓言故事的時候,我讓學生們進行了一次寓言故事表演活動。
這次活動中,學生們自己設計臺詞,自己寫劇本,對寓言故事的內容更加熟悉,通過扮演活動,學生們對寓言的寓意有了正確的理解,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對語文學習更加有興趣。
還有一點不容置疑的是,不管這一個活動怎么樣,總是能夠成為他們的一個寫作的體驗和素材。在課上,我還特地進行了錄像,便于學生到時候看錄像進行回憶,修改相關的文章。
學生活動后學生就已經很快地寫出了600字以上。
五,小結
三個月的教學中,通過仿寫活動,每個學生動筆寫下了超過12000字的作文,暫且不看質量,光這個數字就已經讓學生們自己淚奔,為自己喝彩!
從這個數字來看,孩子們對寫作文從害怕到不怕不怕啦。這個變化不也是一種成長嗎?
“老師,今天還寫作文嗎?老師寫吧,我不怕寫作文,我現在覺得有寫不完的故事!”剛新理了一個小平頭的學生在去吃中飯的路上看見我,笑著問。
不難發現,孩子們從怕寫作文到不怕甚至有好多要寫,寫才是硬道理!
仿寫寫作更精彩!孩子們很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