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山西一半的美景在秋天
而秋天一半的美景在太行
最近,山西長治的一條公路“出圈”了
這條公路盤旋在巍峨陡峭的太行山間
因此被稱為“太行天路”
濃郁的色彩加上蜿蜒險峻的公路
組成了一幅絕美的“油畫”
山西地理位置特殊
自古就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而太行山
則是山西“表里山河”的天然屏障
在太行山深處
歷史上曾經(jīng)有八條
聲名赫赫的“網(wǎng)紅”道路
即“太行八陘”
《爾雅·釋山》中說
“山絕陘”
意思就是山脈中斷的地方
“陘”就是指橫穿山脈的道路
包括軹關陘、太行陘、白陘、
滏口陘、井陘、飛狐陘、
蒲陰陘、軍都陘在內的“太行八陘”
是古代山西連接
中原地區(qū)和華北平原的咽喉要道
重要的軍事關隘
軹關陘
為先秦時期 三晉連通洛陽的要道
太行陘
自山西省晉城之南的太行關起
向南直抵虎牢關
是逐鹿中原的要陘之一
白陘
在山西省陵川縣東約三十公里處
是太行八陘中目前保存距離最長
最完整的茶馬古道
滏口陘
是連通河南安陽、河北邯鄲
與山西的要道
井陘
是連通晉冀魯?shù)年P隘要沖
軍事地位十分重要
飛狐陘
靠近蒙古高原邊緣和北京地區(qū)
戰(zhàn)略位置也很重要
蒲陰陘
是山西大同和河北之間的軍事要隘
軍都陘
是古代燕趙之地經(jīng)晉北
去往內蒙塞外的咽喉要道
由于“太行八陘”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意義
這里也見證了
無數(shù)金戈鐵馬 烽火連天
戰(zhàn)國晚期
秦、趙兩國為爭奪
滏口陘和井陘
在上黨地區(qū)
也就是今天的長治
爆發(fā)了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
最終以秦國獲勝而告終
此戰(zhàn)之后
列國再也無力阻擋
秦國統(tǒng)一的步伐
歷史由此改寫
楚漢相爭時期
韓信率軍由井陘
攻伐當時的趙國
韓信令軍隊背靠河水扎營
同時出奇兵繞后偷襲
取得大勝
這就是成語“背水一戰(zhàn)”的典故
明末農(nóng)民大起義當中
李自成大舉進攻
軍都陘上的居庸關
關內守軍不戰(zhàn)而降
僅僅三日之后
李自成的大順軍
即直抵京城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太行山是重要的抗日根據(jù)地
八路軍在艱險的“太行八陘”
建立了眾多秘密交通線
其中滏口陘
是出入太行最重要的通道
如今
“太行八陘”的滾滾硝煙
早已散去
而古老的太行山脈
則被賦予了新的色彩
2018年,山西開始建設
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
到今年8月
已建成6258公里
其中太行一號旅游公路
建成2382公里
連接5個地級市
串聯(lián)起90多個景區(qū)景點
有力帶動了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金秋十月
美麗的“太行天路”沿線
霞滿秋山
紅葉絢爛
山潤物榮
佳木成蔭
過往的車輛
仿佛一支支畫筆
記錄著古老的太行山
嶄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