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使用的文言文更是讓人為之稱嘆,雖然說古人講究禮儀注重修養(yǎng),即便是遇到不如意的事也不會隨便發(fā)脾氣貿(mào)然責(zé)備他人,但真逼急了,也會表示自己的不滿,不過都是委婉含蓄的表達,所以歷史上出了很多著名的“臟話”卻不帶臟字,沒文化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別人在罵你,下面就跟著小畢一起來看看,古人都是如何委婉含蓄的罵人的吧!
這句話出自《詩經(jīng)》中《國風(fēng)·鄘風(fēng)·相鼠》,翻譯過來就是:看那老鼠還有皮,做人怎能沒威儀。做人如果沒威儀,不如早早就死去。此詩明則描述老鼠,實則是統(tǒng)治者用虛偽的禮節(jié)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當(dāng)時,“禮儀”是統(tǒng)治者制訂的行為規(guī)范,可是他們自己卻沉迷于飲酒作樂,荒淫無道,率先破壞了這種規(guī)則。詩人們基于這種社會現(xiàn)狀,暗諷統(tǒng)治者的荒謬行徑。
這話并不同現(xiàn)在的“直男”、“直女”,而是出自《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原文是魯達罵道:“直娘賊,還敢應(yīng)口!” 《水滸傳》第五回:“那大王卻待掙扎, 魯智深把右手捏起拳頭,罵一聲‘直娘賊’!連耳根帶脖子只一拳。”《水滸傳》第十七回:“這直娘賊恨殺灑家,吩咐寺里長老不許俺掛搭?!?/p>
直是通假字,是“賣”的意思,宋代有一種不設(shè)座位的小酒肆,叫做“直賣店”,所以”直娘賊” 的“直”取了“直賣”之意,意思就是你這個不知廉恥,把娘都賣了的狗賊。
這是一句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jù)權(quán)位的人。秦朝末年,劉邦、項羽、楚懷王三人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就做關(guān)中王。劉邦先攻進咸陽,項羽很不高興,進城就殺百姓及已投降的國王子嬰,放火燒了阿房宮,掠奪大量金銀財寶準(zhǔn)備回江東地區(qū)。有人在背后譏諷楚國人是戴著帽子的猴子。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意思是:不值得和你小子商量謀劃。原句是“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白話文釋義:“唉!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
這句話的背景是發(fā)生于鴻門宴上。秦朝滅亡后,兩支抗秦軍隊的領(lǐng)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范增和項莊為了大業(yè),想著借項莊舞劍的時候,找準(zhǔn)機會,除掉劉邦,可是項羽卻為了所謂的“面子”,故意放走了劉邦,范增盛怒之下,說出此話。
我國的四大名著中,關(guān)于罵人的“金句”簡直多得說不過來:《水滸傳》是部市井罵人大全,魯智深張口閉口就是,你是甚么鳥人;《三國演義》里罵人的臟話就更多了,張飛被罵村野匹夫,劉備被罵大耳賊。
諸葛亮與王朗的著名罵戰(zhàn)里,王朗一人就獲得了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無恥老賊、諂諛之臣、斷脊之犬、二臣賊子、厚顏無恥之人等七個稱號,當(dāng)屬三國之最。而且葛亮最后竟然將王朗活活給罵死了,可見古人罵人功底之強,功力之深厚。三國中一句:爾無顏吾奈爾何。意思就是說,你自己不要臉我能把你怎么樣,簡直罵的人無處遁形啊。
看了這五句經(jīng)典罵人“金句”,不知大家都作何感想?如果有罵人的高級句子,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