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在2019年的最后一個月里,哪部院線電影中最值得看?
在12月,除了有經典IP《星球大戰9》和《葉問4》,還有《南方車站的聚會》《半個喜劇》等優質國產電影。
在這一眾電影中,一部劇情犯罪類型的翻拍片《誤殺》從中脫穎而出。
《誤殺》一經上映,連續7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豆瓣評分7.6分,貓眼電影9.5分,截止到發稿前止,目前累計票房達到9.07億,躋身2019年度國產電影票房前12位。
作為電影總監制的陳思誠也樂開了花,喜滋滋的發了微博,慶?!墩`殺》破9億,并表示電影會延期上映至2月12日。
在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同時,電影《誤殺》不僅成為賀歲檔的第一匹黑馬,也為今年的國產翻拍片正了一次名。
Show me data,用數據說話
今天我們聊聊電影《誤殺》
點擊下方視頻,先睹為快:
《誤殺》講了個什么故事?
《誤殺》改編自一部2015年上映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該片也是翻拍自更早的印度影片《較量》)。
故事講的是,華人李維杰(肖央飾演)與妻子阿玉(譚卓飾演)來泰國(電影中稱為賽國)打拼多年,育有兩個女兒。李維杰在小鎮開了一家網絡公司,為人真誠善良,頗得小鎮居民的好感。妻子阿玉在家照顧孩子,一家人日子過的雖不富裕但也安穩。
然而一場突入起來的意外打破了這份平靜。大女兒平平在參加夏利營時,被警察局長兒子素察強暴,并慘遭對方威脅,在混亂中失手殺死對方。
為保護家人,平常愛看犯罪偵探類電影的李維杰,利用電影中學到的方法和招數,跳脫常理的思維,與警察局長拉韞(陳沖飾演)為首的警方展開一場腦力較量。
劇情上,《誤殺》基本與原版一致,都是父親為了保護家人,用電影里學來的反偵查手法為家人脫罪。加之流暢不拖沓的剪輯,演員精湛的演技,《誤殺》絕對稱得上是年末必刷的犯罪類型爽片。
但也有人說,《誤殺》的精妙之處主要歸功于原版的出色劇情。
有了好的故事,加以改編,移植到本土文化,這樣就能拍出好片嗎?
02
國內影視“翻拍熱”
結果是“撲街”還是經典重現?
近年來不僅是海外,國內也上演起了影視“翻拍熱”。
現成的故事IP已有成型的劇情,且已有優良口碑,這或許讓國內創作者看到了“便捷、快速、省力”的直通車,那么翻拍作品的口碑和票房都怎么呢?
我們整理了2015年-2019年這五年國內的翻拍作品,企圖從中一窺究竟。
2017年和2019年是翻拍高產年
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共有33部翻拍作品上映。平均每年有6.6部翻拍,19年和17年翻拍量最高,均有8部作品,而18年產量最低,僅有4部。
韓國電影是翻拍金礦
從作品的國家來看,近年來翻拍自韓國的電影多達14部,幾乎占翻拍總量的一半。可見國內創作者把韓國電影當成了翻拍的金礦,甚至被吐槽是“掘金韓國剩飯”。緊接著,第二多的是翻拍日本電影,共有7部。
除此之外翻拍之前國內的經典電影有4部,其中三部是《英雄本色》《跛豪》《奇門遁甲》這類經典港片。
翻拍類型多為喜劇、愛情類
翻拍電影主要為喜劇和劇情這類,而動作、犯罪類型的占比不多。愛情片也是翻拍創作的熱門之選。
高分作品少,僅三分之一達及格線
那這些翻拍片觀眾的口碑怎么樣呢?
對比原作和翻拍的豆瓣評分,我們發現原作平均分高達7.76分,當中不乏《十二怒漢>(9.4分)《英雄本色》(8.7分)這樣的神作。
而翻拍的分數就不那么理想了,僅有三分之一的作品達到6分及格線。上7.5分的優秀作品僅有兩部,分別是2015年的《十二公民》(8.4分)另一部就是最新的《誤殺》(7.6分)。
票房表現一般,一半都撲街
票房成績來看,難以讓人滿意。
雖然有一般的翻拍達到1億以上票房,但大多數都票房慘淡,僅收獲幾千萬票房。達到5億以上票房的僅有2017年《追龍》和2019年的《來電狂響》,以及《誤殺》。
綜上可見: 翻拍并不是電影創作的便捷直通車,單純的把原有故事生搬硬套到本土,不加以創新,很容易水土不服,觀眾和市場都不會買賬。
03
在觀眾眼里
《誤殺》到底拍的怎么樣?
豆瓣評分7.6,貓眼電影9.8,目前票房達到9.07億,大有破十億的勢頭。可以稱得上是國產翻拍片中的成功之作了,那么觀眾是怎么評價這部電影的呢?
我們數據方面,我們爬取了豆瓣和貓眼上的共計近5000條影評數據。
總體評分較高
評分方面可以看到:
在貓眼,68.76%的觀眾給出5分,12.87%給出4.5分,這再次體現了本片良好的口碑。
在評分苛刻的豆瓣,39.25%的觀眾都給出了4分的高分,這在國產片中是十分不錯的成績,也顯示出了觀眾對此片的認可。
觀影人群集中在北上廣深
在觀影人群方面:
兩個平臺TOP10的城市基本相同,主要以為北上廣深這四個超一線城市為首。成都、重慶、武漢、長沙這類中部城市觀影熱情也很高。當然也存在些差異,我們可以看到貓眼點評的觀眾來自廣州的更多,而豆瓣是北京的更多。
評價方面貓眼豆瓣各有不同
從對電影的短評來看,兩個平臺的差異就更大了。
貓眼的評價更寬泛,主要集中在好看”“不錯”等正面評價,同時“劇情”“演技”“結局”等角度也很關注。
而豆瓣觀眾的評價點更細致,主要集中在對原版、翻拍、結局、蒙太奇手法這幾點的討論。這也說明豆瓣上的觀影人群很多都看過原版《誤殺瞞天記》,而貓眼的則很少看過。有趣的是,豆瓣觀眾對《誤殺》中飾演警察局長的陳沖非常關注,對她的演技和角色詮釋上評價很多。
04
作為翻拍片的成功之作
《誤殺》做對了什么?
在一眾翻拍片深陷“撲街”魔咒中,《誤殺》不僅在口碑和票房方面都實現了雙豐收,那么這部翻拍片究竟做對了什么?
劇情推陳出新,大幅度提升節奏
首先在影片時長和節奏把控上,《誤殺》都比原作更簡明順暢。
印度電影有兩寶:載歌載舞和超時長。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印度特色歌舞,動輒兩個半小時起步的篇幅,無論對觀眾的耐心還是膀胱都是不小的考驗。
《誤殺瞞天記》片長達到了163分鐘?!墩`殺》則短得多片長112分鐘,對電影的前半部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簡化了原作前50分鐘里各種家庭瑣碎,用一場戲交代家庭成員的性格、關系。
同樣有效率的還有視聽語言,《誤殺》將原版中“聽經”的情節改成了“泰拳”,并將拳賽與素察上門的情節雙線交差剪輯,通過拳賽的暴力和殺死素察的暴力相交織,用蒙太奇手法讓整個情節更為緊張。
容易出圈的金句頻出
“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什么離奇的事情?!?/em>
在《誤殺》中肖央飾演的李維杰是妥妥的影迷, 電影提到李維杰一年的觀影量達到873部,相當于一年365天每天看兩部以上。
“給我查他最近一年的觀影記錄”
當警察局長拉韞在把李維杰作為嫌疑人進行調查時,這句臺詞一出觀影時的觀眾都笑出了聲。
那么問題來了,犯罪懸疑類電影的資深影迷李維杰的觀影單到底包含了哪些電影呢?這里C君也貼心的整理出了電影中提到的影片。
除了以上明確提出的影片,電影中還有不少致敬的元素,比如片頭的棺材中點火的橋段致敬《活埋》,李維杰將所有的犯罪證據都引到了自己的身上,他的自首像極了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
在受害者和施害者母親對峙的這句臺詞也讓人印象深刻,不由得讓人聯想起發生在今年的幾起未成年人犯罪事件: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 雅安寶興三名未成年人殺害五龍鄉48歲女店主”等案件,這也應了電影里的那句話“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也應了最后那個男孩父親的話“對不起,是我沒有管教好孩子。”
褒貶不一的結局修改
《誤殺》和原版最大的區別便是結局,原版《誤殺瞞天記》中,男主得以全身而退,而李維杰選擇了自首。
這也讓不少觀眾對這個結局褒貶不一。為什么在煞費苦心的實施計謀后,他卻又自首了?之前的折騰都為了個啥?
有的觀眾覺得這個本土化的結局是為了過審的無奈之舉。而從電影的幾個細節中看來,對李維杰的自首也有所鋪墊。
· 李維杰在片中共兩次布施,當李維杰用一系列操作幫家人洗除嫌疑后,第二次再去布施時,僧侶卻婉拒道:“無相布施,才有無上功德”。
· 李維杰之后設計警方陷害自己,引起了民眾暴亂。而早年李維杰的父母就是死于暴亂。
· 最后小女兒也模仿父親用欺騙的手法,把成績單涂改成一百分。他發現,自己無形之中,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價值觀。
于是由于以上種種原因,為了擔起一個父親的責任,李維杰選擇承擔罪過。
------------------------
總體來說,《誤殺》還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翻拍片,整場看起來酣暢淋漓,讓人大呼過癮。年末了辛辛苦苦一年,有劇情有演技的爽片還不夠嘛?不說了,C君要去二刷了。
作者:M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