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冬日里紛飛的雪花和高潔的梅花,你會不會為之深深陶醉而心曠神怡呢?純潔的雪花和高潔的梅花歷來都是古典詩詞意象中的常客,很多詩人和詞人都從其中尋找到了非常具有鮮活的素材與靈感,從而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典的詩歌。無論是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還是齊己的《早梅》“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望春臺。”又或者是毛澤東的“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以雪和梅為素材,都是文學長廊中的絕妙風景。
冬日寒風刺骨,百花凋謝,大雪紛飛,梅花凌寒獨自盛開,其傲視冰雪的氣節(jié)和氣質,往往為文人墨客所贊賞,并以此隱喻自身的清高與堅韌品質,因而古詩詞里的梅花也多被擬人化。
但是能夠以生花妙筆將雪花與梅花完美結合在一首詩歌中的卻是一位連姓名都沒有完整流傳下來的宋代詩人,他就是盧梅坡,這里的“梅坡”并不是他的名字,而僅僅是他的自號而已,而且我們對他的生平知之甚少。“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就是他的妙句,這一妙句以其新奇的想象和絕妙的擬人化手法而膾炙人口。
盡管完美對這位留下千古名句的詩人所知很少,但是自古以來對他那個名句的欣賞與共鳴卻是層出不窮的。下面我們分別來欣賞一下盧梅坡雪梅題材詩歌的全貌:
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這《雪梅二首》非常新奇巧妙,將“雪”和“梅”都擬人化,賦予其人的活力,讀來妙趣橫生。潔白的雪花與芬芳的梅花都是大自然的美好的饋贈,在文人墨客的筆下也越發(fā)富有情趣。這首詩歌的作者盧梅坡的名字現(xiàn)在已經無法考證了,“梅坡”卻表明了他對自然風物的由衷喜愛,而且“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充滿趣味的兩句卻一直膾炙人口,而且盧梅坡也因為這一句而名垂千古。
《雪梅二首》別出心裁,新奇巧妙,將雪花和梅花巧妙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令人神往的意境。作者在這里運用一種唯美的筆調把雪花與梅花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境界。而且作者的詩也在雪花和梅花的契合之中更加妙趣橫生,共同期盼美好春天的到來。自古以來,很多古人都會把雪、梅并寫,從而更好地將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塑造一個美妙的詩歌境界。
雪因為梅,隱隱約約地透露出春天的氣息;梅因為雪,更加顯現(xiàn)出其高潔的品格。盧梅坡卻將兩者之間的“摩擦”表現(xiàn)了出來,雪和梅卻都認為是自己占盡了冉冉而起的春光,裝點了即將到來的春色,多么活潑,多么俏皮,多么可愛!接著爭論不休的他們打算讓詩人來做個評判,一論高低,這種神奇的想象讓人饒有興味。
作者接著運用了十分精煉巧妙的語句來描繪了雪和梅的特點,又將兩者進行了比較:“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要比雪花遜色三分的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了梅花一份清香。這仿佛是一個客觀評判的人所說的話一樣,仿佛是在模擬我們現(xiàn)實中的說話似的,讓人很有代入感與親切感。同時這一句也如同是在告誡人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點的,我們要學會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同時也要有自知之明,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而不要敝帚自珍,忽視了自身的缺點,也不要全然看不到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這或許就是這首詩歌所蘊含的哲理意味了。
盧梅坡的這《雪梅二首》雖然短小新奇,所表達的意義不是很多,甚至有些戲謔的口氣在其中,但是卻憑借超凡脫俗的想象與“獨抒性靈”的語言形式和哲理意蘊給后世讀者以絕妙的文學觀感與極佳的藝術享受。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用一首富有神奇想象而且“獨抒性靈”的《雪梅》詩歌來為你創(chuàng)造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