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主要來自以下5個方面:
1粗糧吃的過多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每天攝入的總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能因為是吃粗糧就隨心所欲地多吃。而且,粗糧的飽腹感和營養價值更高,所以,吃粗糧的數量最好能夠比此前所吃的糧食總量略有減少。比如說,原來每頓吃100克大米,現在就應當吃80克左右的粗糧。
2不是所有粗糧都能吃
粗糧的選擇,與它們的餐后血糖反應密切相關。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并不是所有的粗糧都能吃。比如,同樣屬于粗糧的大黃米、黏小米、糯玉米等黏性糧食品種,餐后血糖反應都是非常高的,甚至比白米白面更高。有些糖友覺得黏豆包也是粗糧,喜歡經常吃,結果可想而知,血糖升的比平常吃米飯饅頭還要高。
3烹調方法不當
有些糖友做粗糧粥,往往煮的稀爛。這樣喝下去是容易了,但是消化速度快了,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也會明顯提升。還有些糖友覺得粗糧沒味道,喜歡烹調時加入一些油脂,味道是好了,可是油脂會造成血糖峰值的推遲,令血糖控制能力下降。長期食用,不利于胰島素敏感性,極大損害血糖控制能力。
4用粗糧代替其他食物
有些糖友聽說吃粗糧好,就每餐都大量吃粗糧,蔬菜和其他高蛋白質食物基本不吃了。實驗證明,含有蔬菜和高蛋白質食物的混合食物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反應。所以,控制血糖的方法絕不是把肉、蛋、奶、蔬菜等換成粗糧,而是要把主食中白米白面的份額部分換成粗糧,其他食物仍必須充足配合,這樣才能達到整體營養平衡。
5吃了粗糧就不運動
還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吃了粗糧,血糖就控制住了,就可以不做或少做運動了。其實,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粗糧不是萬能的,控制血糖,適量運動是萬萬不可缺少的。
所以,糖尿病患者選擇粗糧、細糧,均要按照糖尿病飲食處方而定,要合理搭配。科學研究表明,精制糧與粗糧的比以6∶4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