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重工已通過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KOSPI)上市預備審查,16日將在Kospi掛牌上市交易。9月2日,現代重工召開在線企業說明會,并發布了“通過先發投資實現超級差距成為環保船舶先驅”的藍圖,決定將此次公開募股(IPO)籌集的不超過10800億韓元(約合9.33億美元)資金中的7600億韓元(約合6.56億美元)用于未來環保數字智能船舶技術開發、智能船廠建設、海上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等3大核心事業。
按照現代重工的計劃,計劃投資3100億韓元用于環保船舶和數字智能船舶技術開發 ,投資3200億韓元用于智能船廠建設,投資1300億韓元建設海上氫能基礎設施。
在環保船舶和數字智能船舶領域,現代重工將致力于氫、氨燃料動力和電氣動力船舶解決方案以及氣田液貨艙等技術的開發,在最大化地提升高附加價值船型收益性的同時,通過不斷開發并提高數字孿生等數字船舶技術,加快進軍預計將急劇成長的自主航行船舶市場的步伐。
在智能船廠建設方面,現代重工將在2030年前建成在生產中嫁接IT技術的智能船廠,并重構高效率的生產體系。
此外,為了搶占海上氫能基礎設施市場,現代重工將以業界最強的造船及海洋工程技術力為基礎,進一步擴大在海上可再生能源發電、綠氫生產、氫運輸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
現代重工強調,為了實現上述藍圖,公司需要具備穩定的財務結構。從去年年底開始至今,現代重工連續承接了大量新船訂單,預收款流入增加,凈借貸比率已降至34.9%,只有韓國造船企業平均凈借貸比率107.9%的約三分之一?,F代重工也以優良的財務健全性為基礎,正在接單競爭中占據上風。
截至今年7月底,現代重工今年以來共承接了59艘新船訂單,合同金額86億美元,完成了全年接單目標72億美元的120%。這也是2014年以來公司同期承接訂單金額的最高值。而且,現代重工在8月24日還與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集團簽訂了8+4艘16000TEU級甲醇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金額為16474億韓元(約合14.1億美元)。
根據英國航運咨詢機構MaritimeStrategiesInternational(MSI)的報告,全球造船市場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時隔13年再次從蕭條中反彈,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造市場需求年均增長約16%,將轉變為需求超過供給的“賣方市場(Seller's Market)”。
現代重工社長韓永錫表示:“我們將以世界第一的造船事業和船用發動機事業為基礎,引領全球造船產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公司將集中投資未來環保技術,繼過去50年之后,在下一個50年也鞏固全球造船產業第一的地位?!?/p>
2020年,現代重工實現銷售額為83120億韓元(約合72億美元),營業利潤為325億韓元(約合2840萬美元),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19882億韓元(約合17.38億美元),營業利潤為284億韓元(約合2480萬美元)。韓國金融投資業界認為,目前,現代重工的企業估值已達到約6萬億韓元(約合52.4億美元),比1月份時上漲了1萬億韓元(約合8.73億美元)。
據悉,現代重工計劃通過此次IPO發行占公司總股份20%的1800萬股新股。目前,現代重工集團負責造船業務的二級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持有現代重工100%的股份?,F代重工在9月2日至3日以機構投資者為對象進行需求預測后,將于9月6日確定最終公開發行價,隨后將在9月7日和8日以普通投資者為對象進行認購,并于9月16日在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KOSPI)上市。(王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