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處以車裂之刑。消息...
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處以車裂之刑。消息傳出,秦國舉國轟動。當刑車從人群中走過時,商鞅忽然看到了一個熟人,頓時熱淚盈眶。
雖然帶著枷鎖,商鞅仍然非常后悔地對此人說道:“先生,如果當年聽了你的勸告,我也不會落得今天這個下場啊!”說完,商鞅就十分悲痛地仰天長嘆。
商鞅對著說話的這人名叫趙良,兩人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當年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卓有成效,在秦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趙良此人很有智慧,雖然是名隱士,但是卻名聲在外,于是就有人把孟蘭皋就把趙良推薦給商鞅。
商鞅很自豪地對趙良說:“之前的秦國愚昧落后,但是在我主持的變法下,它現在變得非常強大,我的功勞可以直追百里奚。”
趙良很不屑地說道:“我聽聞百里奚在秦國擔任相國時,即使再勞累也不會坐車。即使烈日當頭也不會去打傘。外出的時候,既不需要車馬,也不要士兵保護。秦國舉國上下都非常感動,特別愛戴他。”
聽了趙良的話,商鞅很不高興,但是趙良并沒有因為此而打住。他繼續說道:“秦穆公求賢若渴,主動訪求百里奚。而你只不過是通過巴結奉承秦孝公的寵臣景監才得以引薦,你怎么能和百里奚相比呢?”
聽完趙良的話,商鞅已經有些生氣了,可是這些趙良似乎并沒有注意到,而是繼續不留情面地說道:“你在秦國變法十多年,不僅沒有給百姓謀福利,而且還把秦國貴族全部得罪,此外還實行嚴刑峻法。為了建立威信,你竟然把太子老師的鼻子都割掉了。你現在出門,如果沒有大批士兵保護,你會很危險的,就像早晨的露水,危在旦夕。”
商鞅聽完恍然大悟,他急切地問道:“那我應該怎么辦呢?”
趙良緩緩地說道:“首先,你應該把秦王封給你的城邑全部退還,然后遠離朝政,隱居山林。如果繼續貪圖富貴,后果將不堪設想。”
商鞅猶豫了,但是他最后還是沒有舍得放棄目前的地位。幾個月后,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朝中的保守派勢力開始聯合起來反對商鞅,秦惠文王決定逮捕商鞅,因為他也十分痛恨商鞅。
當年商鞅剛在秦國實施變法時,遭到了保守派勢力的強烈反對。為了破壞新法,保守派慫恿太子觸犯新法。而商鞅為了維護新法,并沒有放過太子,最后他割了太子老師公子虔的鼻子。所以秦惠文王繼位后,就對商鞅施以極刑,為的就是給老師報仇。
這個故事選自《鬼谷子全集》,這本書中記載的很多故事,都有大智慧,只不過不為一般人所察覺。
商鞅在秦國實施變法,使秦國變得強大,可謂功勛卓著。但是商鞅長于謀國謀事,而不擅長謀身。他不知道自己為了變法,已經四處樹敵,危機四伏。真正能夠保障商鞅安全的是秦國的君主,但是他為了變法,得罪了曾經的太子,所以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悲慘結局也就不以為怪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